听说白城市体育运动学校有一位年轻的韦教练,从退役后一直义务教授爱滑冰的孩子学习滑冰,不计报酬不说,哪怕“倒搭”都不愿错失任何一个热爱滑冰的“好苗子”,于是记者近日便去寻访。
“重心快点移,侧蹬用点力……”7月17日,记者在市体育运动学校操场上找到韦教练时,他正在给学员纠正速滑动作要领。“滑起来速度快,滑行时的每一个动作都要达到标准,必须逐个孩子规范标准动作。”看韦教练这股子卖力劲儿,谁能想到,眼前的这几个孩子都是他免费教学的。
韦教练叫韦星,今年29岁,作为吉林省体工队一名短道速滑运动员,2014年12月,韦星正式退役。退役后,原本有很多机会留在大城市工作的他毅然选择回到家乡白城发展,问及缘由只有一个,希望在滑冰这项体育运动的发展上为家乡做点贡献。
小时候的韦星很淘气,打小就喜欢蹦蹦跳跳,小小年纪的他更是有着超乎同龄人的爆发力。在小学三年级的一次运动会上,韦星以立定跳远2.4米的好成绩吸引了体育老师的注意,当时刚巧赶上白城市体育运动学校到他们学校选拔招生,就这样,韦星凭着天生的体育天赋被招到了白城市体育运动学校就读。从那时起,一个小小的梦想就在11岁的韦星心中萌发了——长大后一定要成为一名运动员。
在白城市体育运动学校训练4年后,韦星掌握了各项专业的体育技能,然后被选拔到吉林市体育运动学校,开始接受正规的滑冰训练。经过多年的刻苦训练,2007年,韦星正式成为了吉林省体工队的一名速滑运动员。
回想起最初在吉林市体育运动学校学习的那段日子,韦星感触很深。“那时的训练是全封闭的,在家过惯了衣食无忧的生活,忽然离开父母独自生活,让我有些措手不及。”韦星说。再加之每天艰苦的滑冰技能基础训练,经常把他累得背地里偷偷落泪。尽管如此,韦星还是一直咬紧牙关坚持着。每次和父母打电话时,他通常都会报喜不报忧。“那时和父母打电话,我告诉他们最多的就是比赛成绩,所有的困难和苦楚,从来不跟他们说,怕他们担心我。”韦星告诉记者。
2011年12月,全国第十一届冬运会举行,韦星的参赛项目是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和500米。为了能在冬运会上取得好成绩,韦星在接到任务后每天都刻苦训练。可比赛的前3天,韦星在训练过程中不小心造成跟腱受伤。“那种痛不是轻易可以忍住的,教练见我受伤后,想让我休息,可是被我拒绝了。”韦星说。作为一名速滑运动员,能参加全国比赛的机会可遇不可求,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韦星都恒下心要坚持参加比赛。成绩好坏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在比赛中证明自己。就这样,韦星照常参加了冬运会的比赛,并参加了决赛,最终进入前八名。
几年来,韦星参加了三届全运会、两届冬运会、各种锦标赛近百余次,虽然没有取得更大的成就,但用韦星的话来说,成为运动员并持之以恒地为其打拼奋斗,这就已经圆了自己的梦。
退役回到白城后,韦星感觉家乡学习滑冰的孩子特别少,他便有了义务办滑冰学习班的想法,开始四处去找“苗儿”。每当傍晚时分,看到广场上有滑冰的孩子,他就“盯上”,主动给孩子做技术指导,手把手地去教,并义务带着几个有兴趣的孩子学习滑冰。白城的冬天寒气逼人,去年冬季,韦星每天都要在冰上站着教孩子滑冰技巧,苦不苦无需赘言。“也不挣钱,还遭罪,图啥呢?”面对记者这样的发问,韦星笑得朴实、答得实在:“每个运动员心中都有同一个梦想,就是在自己退役后,继续培养体育好苗子,更希望能够培养出一个全国冠军、世界冠军,为家乡争光、为祖国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