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赫)8月6日,市长安桂武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分析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研究下半年工作,通报全市环境风险源排查情况,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实施意见、白城机场合作协议,传达了全国加强耕地保护改进耕地占补平衡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工作视频会议等会议精神。
会议指出,年初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严峻形势,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部署,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精准施策,攻坚克难,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一是稳中有进,主要指标增长处于合理区间,有的指标增幅在全省比较靠前;二是稳中有忧,工业增长压力加大,消费拉动作用减弱,财政增收渠道收窄;三是稳中有机,国家近期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即将出台《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这对白城生态建设、农业转型、能源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等都带来新的机遇。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抢抓机遇,积极作为,全力以赴抓好下半年工作,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一要扩投资。对在建项目,力争实现竣工投产;对计划开复工项目,落实建设条件,争取全部开复工;对签约项目,要逐个梳理、跟踪,促进早落地;对洽谈项目,要紧盯不放,争取早签约。同时,要结合“十三五”规划,谋划和论证一批立市立县的大项目。二要稳工业。要抓重点企业增产,抓停产企业复产,抓小微企业扶持。三要强农业。努力夺取农业丰收,强化田间管理,促进畜牧业加快发展,强化农业设施建设,保障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国家、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四要活消费。着力培育消费热点,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互联网与传统产业、农业、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商业网络建设,组织企业开展展销活动,办好月亮泡冬捕等节庆活动。五要促改革。积极推进简政放权,探索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生态保护机制,抓好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六要抓入统。各相关部门要逐一问题、逐户企业研究,积极协调解决,确保各项指标应统尽统。同时,要制定管理办法,强化培训指导,建立长效机制。
会议指出,制定出台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意见,是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快推进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决定,立足白城实际,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为主线,紧紧围绕建设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统筹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切实解决影响白城转型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到2020年,全市空气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国家二级标准,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00天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白城市区、县(市)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5%和85%;城镇医疗废物和企业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率均达到100%;环境监管、监测能力达到全省先进水平,使白城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城乡环境更美好。
会议要求,一要提高认识、强化观念。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贯彻落实新《环境保护法》,以生态立概念、打品牌、塑形象,向生态要品质、要效益、要幸福。二要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在污染防治上,要突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治理,强化措施,注重实效;在生态保护上,要突出“引水、造林、还草、治碱、修湿”五大工程建设,加大力度,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三要完善体系、严格监管。要积极探索建立严格的领导决策、项目环评、政府监管、社会监督、法律保障等体系,用完善的制度体系约束行为,防止造成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会议指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事关农民安居乐业、农村和谐稳定,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
会议决定,实施农村环境清洁、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畜分离、垃圾污水处理、公共服务配套、生态环境改善六大工程,重点完成30项整治建设任务。到2020年,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全面达标、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环卫队伍整齐、管理规范长效、环境清洁生态的目标。
会议要求,一要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在科学规划、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有序有力推进实施,不搞强迫命令,不得变相摊派,防止大拆大建,避免千村一面。二要分级推进。坚持保基本原则,在保障农民居住、饮水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推进实施各项工程。三要分步实施。对一些示范性工程,要注重实际,按照可复制原则,先试点后推开,逐步推进,避免浪费,确保建一处、成一处、美一处。
会议还审议通过了白城机场合作协议,传达了全国加强耕地保护改进耕地占补平衡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工作视频会议等会议精神。
副市长刘化文、徐建军、刘红霞、葛树立、柴高峰、张国华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