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刘大易)大安市把精准扶贫作为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的核心举措,按照“精准识别、精准扶贫、精准管理”原则,将相同类型的扶贫对象纳入某一项增收标靶、打包施策,统筹推进扶贫开发,在“十三五”期间将推出“十二项扶贫工程”,确保到2019年10.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目标。
实施“龙头企业带动”工程。推动全市45户市级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升级改造,增强带户功能。建设先达食品3000吨果蔬项目,带动安广等乡镇1433户农民种植糯玉米1500公顷、红辣椒650公顷;扶持安大牧业养殖户在各乡镇新建鸡舍100栋,肉鸡年出栏量达到800万只;抓好龙兴牧业130万头猪等新引进项目建设,辐射周边乡镇发展生猪养殖。带动安广、月亮泡、舍力等乡镇2.5万农村贫困人口人均增收4000元。
实施“特色产业增收”工程。扶持市场认可、有发展潜力的特色农产品合作社,规范经营管理。大力发展太山黄菇娘、两家子大荛子等各类合作社1500个,建设科技示范场、大赉乡、安广镇等棚膜生产园区28个,发展大荛子、黄菇娘、西甜瓜等特色棚膜经济21万亩,发展糯玉米、杂粮杂豆、美葵等高效特色作物20万亩,建设生猪规模养殖小区30个、肉鸡规模养殖小区50个、肉羊规模养殖小区35个。带动两家子、太山、安广等乡镇2万农村贫困人口人均增收3500元。
实施“基础设施改善”工程。在301个自然屯建设“屯屯通”公路500公里,解决4万名周边群众行路难问题;新打农田抗旱井500眼,实施节水增粮项目7.2万亩;实施饮水安全工程60处,解决3.5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加强村级卫生室、文化活动场所建设;改造农村危房2万户,其中D级危房5000户;建设乡级公路200公里,打通三小时经济旅游通道;发展滴灌和喷灌工程58.25万亩。带动2万农村贫困人口人均增收1500元。
实施“土地整理带富”工程。通过引进华清公司等有实力的企业投资,完善基础设施,使新增耕地实现耕种,优先发包给项目区内的贫困农民耕种,优先让贫困农民参与种植务工创收。同时,实施深松整地作业、保护性耕作,发展水稻,带动乐胜、新平安、龙沼等乡镇1万农村贫困人口人均增收4000元。
实施“乡村旅游”工程。按照《大安市旅游产业发展意见》,加强生态建设,建设幸福干渠、大岗泡引水渠、新洮渠、黑鱼湖引水渠等河湖连通工程212公里,荒山荒地造林4万亩,低质林改造1.2万亩,中幼林抚育4万亩。以建设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为契机,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发挥湿地、渔业、民族特色等现有优势,开辟湿地风光游、嫩江一日游等旅游线路;开发苇画、“百安图”等旅游商品;开展冬捕、“河蟹节”等旅游活动,依托嫩江湾、牛心套保等湿地旅游品牌,鼓励贫困农民通过开办农家乐,参与乡(村)一日游旅游产业脱贫。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月亮泡、大岗子、新艾里等乡镇1万农村贫困人口人均增收3000元。
实施“家庭农场带动”工程。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35万亩,争取光伏扶贫项目,建设光伏农业大棚。培育种植养殖大户100个、家庭农场40个,鼓励其与贫困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太山、舍力、安广0.3万贫困人口人均增收3000元。
实施“市场开发”工程。深入研究国家对农产品市场、物流建设的政策,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扶持壮大新平安镇肉羊交易市场等一批现有农产品交易市场,升级改造安广镇商贸中心、科技示范场农副产品交易批发市场、太山镇正大农副产品交易批发市场,打造区域性销售中心和集散中心。建立适合农民的农产品信息交流平台,让农民与市场接触更直接。建成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12个,发展农产品经纪人3100人,帮助周边群众解决销售难题,增加贫困群众收入。
实施“教育培训”工程。建设农村教学楼、教师周转宿舍和学生宿舍,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建设好大赉、叉干、海坨等乡镇幼儿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落实好“雨露计划”等针对农村贫困学生的补贴减免政策,补贴2500名农村贫困家庭参加职业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组织开展农业科技培训1800场次,培训农民20万人次,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大力发展劳务输出,解决“两个剩余”,使1万农村贫困人口人均增收5000元。
实施“庭院经济扶贫”工程。在新平安、大岗子、舍力、两家子等乡镇为贫困户新建育肥羊舍2000个,在红岗子、太山、月亮泡、安广等乡镇新建蔬菜大棚5000栋,帮助贫困户特别是年老体弱的贫困户在房前屋后发展庭院经济,实现在家创业,就地增收。帮助1.5万贫困人口人均增收3500元。
实施“金融扶贫”工程。推广土地收益保证贷款,开展“四权”抵押贷款,凸显小额贷款公司支农作用,鼓励发展“五小作坊”。同时发挥贫困村互助资金项目对贫困户的资金支持作用。扶持太山、新平安、大岗子等乡镇1万农村贫困人口人均增收3000元。
实施“电商扶贫”工程。依托吉林省第三方流通领域服务平台,建设“大安e田园”电子商务中心,在223个行政村设立电商服务站、服务点,开辟流通渠道。借助淘宝特色中国吉林馆以及好乐购、一亩田、邮掌柜等平台,实现多平台整合进服务中心、进服务点,建立大安农产品互联网营销体系。推动地域农产品品牌化和特色农产品电商化,重点培育知名农产品品牌,打造电子商务进农村“互联网+流通+服务”发展直供直销、连锁经营、代理配送、网上交易等新兴市场业态。扶持2万农村贫困人口人均增收2000元。
实施“干部驻村帮扶”工程。通过市级领导包保、市直部门帮扶、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选任等措施,研究解决村级管理、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引导带动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