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大安专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凝聚振兴发展正能量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下一篇4 2015年8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凝聚振兴发展正能量
——大安市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重实效
●薛嘉峰 于淼 李纯朴
 

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大安市委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全面把握“三严三实”的本真内涵和实践要求,紧扣学习“三严三实”、践行“三严三实”,聚焦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部署上深入谋划、在行动上严格到位,全市“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扎实有效推进。

以上率下聚正能

从市委书记做起,以上率下,边学边改,以高涨的热情、务实的作风,积极投身新一轮振兴发展——大安市“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重实效,凝聚起振兴发展的正能量。

在中央、省委方案印发后,大安市就着手起草方案,在前期调研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制定了两个《方案》,并召开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确定了“一二三”、“四四四”的主体思路。“一二三”,即突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这个主题;强化问题导向和从严要求导向“两个导向”;讲求在深化“四风”整治、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上见实效,在守纪律讲规矩、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上见实效,在真抓实干、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上见实效“三个实效”。“四四四”,即抓实思想灌输、对照查摆、即知即改、以上带下“四项重点”;做好讲党课、专题研讨、民主生活会、问题整改和立规执纪“四项关键动作”;抓好专题教育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与落实党建责任制相结合、与推进依法治市相结合、与全市全年109项重点工作相结合“四个结合”。

市委书记率先给全市300余名乡(科)级领导干部讲了一次生动的党课,明确指出此次专题教育虽聚焦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但乡(科)级领导干部也责无旁贷,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充分认识“三严三实”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深入剖析“不严不实”的具体表现和严重危害,认真践行“三严三实”的实践要求,把践行“三严三实”要求融入到领导干部经常性教育中去。要求全市党员领导干部紧扣主题,聚焦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从严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全市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在22个分管部门、分管领域和所在党支部900余名党员干部中分别上了一次专题党课。52个基层党委参照县级领导干部的做法,“七一”期间全部讲了“三严三实”专题党课。

坚持把学习作为严肃的政治任务,确保抓紧、抓实。每名县级领导干部都制定了个人学习计划,排出学习日程,抓好规定内容的自学,对重点篇目深入研读、深入思考,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在学深学透5本必读书目及4项必学内容的基础上,将《之江新语》、《实干才能梦想成真》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言论纳入选学内容,修好坚定理想信念这门终身的必修课。

将专题研讨作为专题教育的重点来抓,采取联系实际谈、对照典型谈、交流共勉谈的方式,扎实做好这个关键动作。截至7月末,共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15次;有18名县级领导干部作中心发言;补充发言149人次。通过专题研讨,谈认识、找差距、明不足、知方向,做到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和工作摆进去、把思想摆进去,筑牢了践行“三严三实”的思想基础。

坚持不懈向问题“叫板”。对新问题即知即改。采取发放征求意见表、座谈访谈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截至目前,全市县级领导干部共查找出“不严不实”问题54个,已解决44个。对老问题续抓续改。紧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台账抓整改,对去年“两方案一计划”的整改任务,进行了“回头看”,推动了集中整治向常态治理转变。对全市问题长抓长改。着力通过建制度、立规矩来解决“不严不实”问题。制定了《关于加强乡(局)级领导班子制度建设实施方案》,列出制度清单,突出8个重点建设任务,细化32项具体内容,力求扎紧制度“笼子”,以制度管人、以制度定事。同时,还加强了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全市99个部门的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进行了4次明查和7次暗访,针对存在问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严格全市制度执行的意见》,强化了制度的刚性约束。

坚持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放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来谋划,围绕全市工作大局来推进,一方面着力解决“不严不实”问题,一方面促进领导干部提振精气神、锤炼好作风、展现新作为,真正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能力展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推动大安新一轮全面振兴发展。

在市级领导干部中组织开展了“一抓四联”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县级领导干部,联系乡镇、街道23个,村(社区)68个,党员群众59户,企业26家,深入基层开展工作220余次,为联系对象解决各类问题171个。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面临经济下行的大压力,谋划实施了农村发展上的“十大重点任务”、工业发展上的“五大转型升级版”、第三产业发展上的“四大工程”。为了确保既定任务的完成,强力推进了47项3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其中1-5亿元的就有21个,5-10亿元的有5个,10亿元以上的有3个,总投资253亿元,今年计划投资124亿元,已开工24个,完成投资18.4亿元,建设形势、投资额度均好于去年同期。

向贫困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113名机关党员干部到113个贫困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一村一策”定点包扶,帮助贫困村加快改变落后面貌。

扑下身子解企难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大安市委、市政府按照“三严三实”要求,向实体经济汇智聚能,启动“工业企业服务年”活动,市级领导全员上阵包保企业,部门定点为企业服务,帮助工业企业排忧解难、雪中送炭,助推工业企业抢抓机遇、快速发展,催化工业企业再创新业,再求突破。

——把工业放在心上,把支持企业抓在手上。

“不发展工业,大安就没有出路。”大安工业总量占全市经济总量的50%以上;大安80%的税收来自工业;每年发展增量的70%来自工业;城镇居民60%的就业安置在工业——这就是工业在大安的身价和分量。

工业兴大安才能兴,工业好大安财政才能好,工业总量大就业的容量才能大。就拿煤焦油轻质化这个顶天立地的重大项目来说,总体规划是300万吨、产值200亿元以上,税收20亿元以上。今年年内一期15万吨投产达效,可实现产值10亿元,税收1亿元;二期50万吨已经开始项目前期工作,在三年内就可达到65万吨,实现产值45亿元,税收4亿元,五年内可达到115万吨,实现产值80亿元,税收8亿元,在十年内完成规划建设目标,仅此一个项目就可再造一个大安工业经济总量,就将打破大安财政“一油独大”的发展困局,也将实现再造一个大安财政的目标。

为了确保煤焦油轻质化这个重大项目稳步建设,6月29日,大安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率领土地、环保、安监等9家单位负责人在煤焦油轻质化项目施工一线现场办公,要求各部门助力抓好项目建设,高质量提供一期达产所需要的要件条件,解决好电源、输电线路架设、享受优惠电价和消防等问题,解决二期50万吨工程和研发中心开工所需的必要条件,深度谋划整体园区规划、铁路专用线……

企业的现实需要决定包保服务方向。

对于成长性好的企业,继续优化环境、强化服务,打造优良的软环境。市供电公司简化办电流程,提高办电效率,开辟“工业园区及大项目办电绿色通道”。市国土资源局承诺在企业用地审批、土地供应等环节,实时开辟“绿色便企服务通道”,确保尽早投产达效。

今年以来,大安市大力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开展清理行政权力工作,对于没有法定依据的行政权力,一律取消;对于内容相同或相近的行政权力,予以合并。经审核把关,精减掉99项。

对于引领性强的企业,市级包保领导和部门帮助其把准脉、定准向,采取对症的措施办法促其发展。有的领导深入到企业召开企业产需衔接对接会,帮助企业拓宽产品销售市场;有的领导下企业蹲点调研,帮助企业破解生产运行、项目建设、要素配给等难题。

——找准定位,有所作为。

包保部门采取内外综合发力、政策宣传与政策执行同步、优化服务与解决问题共进,以“零距离”服务畅通落实“最后一公里”。

包保领导与企业常碰面、勤沟通,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共同谋划思考,碰撞出好点子、好思路、好办法。当得知安大牧业有限责任公司“鸡源”紧张,包保领导帮助在各乡镇筹划建设100栋鸡舍,协调多个部门帮助解决鸡舍建设相关事宜。市科技局联合相关部门和各建材生产企业、开发商召开产销对接会,积极推介鑫源木塑公司产品,建立了产销衔接的长效机制。

为企业搞好服务是天职,是职责,包保领导和部门竭尽全力地为企业提供服务。市地税局主动到正太轴承有限公司登门服务,就企业提出的关于税收方面的有关问题一一进行解疑释惑,并从强化预警评估为企业规避风险、强化政策落实为企业发展减负。市教育局为铭威服装有限责任公司解决100套桌椅,用于员工培训。

站在全市可利用资源的角度,加大项目支持、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力度。负责包保汽车靠背有限责任公司的财政局,得知企业眼下资金缺口较大,积极和省财政厅协调,成功申报相关技改项目。市国税局深入翰海酒业有限公司,全面辅导企业税收政策,协助企业新产品报检,对检测为合格的产品进行免税备案。市经济局从省工信厅为安大公司申请企业管理创新专项补助资金40万元。大安供电分公司为企业配电室新建工程免费施工安装设备,为企业节约资金20万元,还将投入资金361万元,新建10千伏双回线路到工业新区,彻底解决工业园区全部入园企业的供电电源问题。

——带着乡情去服务,带着亲情去包保。

“为企业负责就是为家乡负责,为企业办事就是为父老乡亲办事。”市粮商局帮助兄弟酒业公司联系“一亩田”电子商务公司搭上电商快车,品牌酒已正式在网上进行销售。

带着感情去工作,带着乡情去服务,带着亲情去包保,本着“一家人、一家亲、一条心”的理念来帮扶。市司法局为顺建公司开展法律讲座、法律咨询、合同风险评估等法律服务,对公证事项一律减免收费,得知企业产品出口严重受阻,全体干部都把企业发展当成自家事儿,发动自己的亲属关系、海外关系搭建平台,全力帮助企业扩大产品销售渠道。

市经济局更将帮扶之情发展成了“亲情”,倾力组织开展石油配套装备企业与吉林油田、海油集团对接会、建材产销对接会、食品进超市宾馆对接会、银企保对接会,积极筹建特色产业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为恒锐、成飞成功申报并首次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为吉福名车、铭威服装等企业招聘员工进行无偿宣传,为顺建、信达等石油配套企业免费制作形象画册,宣传石油配套装备产业。

融入群众得民心

金守龙是大安三中的学生,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和年迈的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生活比较困难。开展“微心愿”活动后,金守龙在许愿树上写下了“想拥有一双运动鞋”的心愿,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在职党员了解到小守龙这一愿望后,将崭新的运动鞋和一套运动服送到小守龙家中,圆了他的“微心愿”。

这只是大安市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的一个缩影。此时此刻,全市12个社区,正有更多的在职党员在八小时之外积极参与居住地社区的建设和管理。

为更好地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努力构筑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加的开放性、区域性社区党建新格局,有效提升全市社区治理和服务群众工作水平,加快推进幸福社区建设,组织部门制定了《关于在全市深入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共建幸福家园”活动的实施方案》,并将“七一”前的一周确定为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周,推出定点服务、菜单服务、网络服务,为在职党员进社区发挥作用搭建平台,提供舞台。

“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刚一启动,全市在职党员就响应号召,带着责任、带着使命、带着感情,进社区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争当为民服务先锋。

带头帮扶弱势群体。康宁社区居民陈贵身患残疾,妻子患有精神病,儿子智障,是社区重点帮扶对象之一。市委办在职党员走访慰问了陈贵等3户困难家庭,为他们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帮助减轻生活压力。

“微心愿”在行动。市委组织部全体在职党员来到长虹街铁西社区,集体认领了群众的“微心愿”,向爱心超市捐赠了电风扇、电饭锅、衣服、书包等日用品和学习用品,建立了市委组织部爱心捐赠专柜,并走访慰问了困难党员。市环保局在职党员到临江街人和社区开展认领“微心愿”活动,大家都争着、抢着,有的给老人配花镜,有的给困难家庭的孩子们买书本、书包等,以党员的微力量,圆了群众的“微心愿”。

办实事,带头践行核心价值观。市委宣传部全体干部深入社区托老所走访了24名托养老人,送去价值5000元的珊瑚毯、图书、水果,走进民主社区看望了贫困户,送去米面油,还走进居民胡同,清除垃圾杂草,受到居民的好评。市政工程处在职党员深入城南社区邮政住宅楼,为六个单元的居民清理了地沟,解决了困扰居民多年的难题。市卫生局在职党员来到康宁社区进行义诊,为100余名居民进行了血压、心电图、血糖等身体检查。共建单位住建局、港务局、临江街道办事处49名在职党员共同走进永兴社区盛世家园小区,对小区的卫生进行了彻底清理,使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安北街老坎子社区的老坎子路由于地势较低,年久失修,早已坑洼不平,一到雨天便积水严重,雨水、污水排除不畅,严重影响附近居民出行,嫩江湾湿地办党支部了解情况后,联系铲车和运土车,对路段进行了平整维修,解决了居民出行难问题。

活动开展以来,全市有2778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认领服务岗位1644个,办实事好事1091件。通过真心实意的为居民办好事、解难事,党员融入了群众、贴近了群众,真正成为了社情民意的知情人、社区建设的热心人、困难居民的贴心人、社区党组织的形象代言人。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