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版
3上一版  下一版4
 
胜利日阅兵十大精彩瞬间
“抗战胜利是中国历史上改天换地的一件大事!”
一百多个品种服装服饰在胜利日阅兵中首次亮相
揭秘空中护旗方队背后的故事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2015年9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揭秘空中护旗方队背后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 王经国 樊永强
 

在胜利日阅兵中,空中护旗方队率先飞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

受阅时,两架直升机分别悬挂五星红旗和八一军旗。“在空中展示好国旗、军旗与在地面上大不相同,有许多想不到的难题。”空中护旗方队将军领队陶炳兰说,受阅方队官兵和生产厂家设计人员进行了刻苦攻关、精心设计。“为了做好这两件节日的新装,我们专门进行了‘私人定制’”。

首先是“衣服”的大小——受阅旗尺寸。由于悬挂旗帜的直升机机型较大,如果挂上平时使用的旗子,就会显得很小,而且受阅时容易让人们把关注点放在直升机上。“如果挂个太大的旗子,则显得和直升机不太搭配,而且高速飞行中旗面越大受到的影响越大。”陶炳兰说,最终他们根据直升机大小和飞行高度科学确定了旗子的尺寸。“这样两者在空中显得浑然一体”。

其次是“衣料”——受阅旗的材料。陶炳兰说,受阅时,直升机要与后面的固定翼飞机保持编队队形,飞行速度必须要与固定翼飞机保持一致,也就是要保持160—180公里每小时的飞行速度。

“这样的速度,导致的结果就是:飞一会旗子边就起毛了。遇上风再大一点,飞得时间再长一点,旗子就被撕成一条一条的。”空中护旗方队梯队长许德胜说。

为了找到合适的材质,他们选取了10多种材料,如降落伞、帐篷布等,一次次实验、检测,最终选定了国旗和军旗的用料。

这种材料像丝绸一样轻柔光滑,而且韧性强。“更重要的是,它是接受过考验的。”许德胜说,神舟飞船返回舱着陆时使用的降落伞就是这种材质。

为了避免旗子在空中起毛受损,设计人员还对受阅旗子的边角进行了特别加工。他们在旗子的两侧分别缝出两个风柱。“直升机在不同的飞行速度时气压不同,气流大的时候,它可以从这里通过,减缓旗边的压力,避免起毛。”负责项目改装的负责人曾曼成说,由于飞行中旗子边角甩得很厉害,他们在旗子四角专门缝制了三角,“这样可以让气流从角的不同方向排出,避免了气流对旗边的撕扯”。

“我们还为旗子披了件‘雨衣’。”曾曼成说,他们在旗子上添加了一个涂层,“遇到雨天,它也不会吸水,否则旗子一吸水不仅增加了重量而且阻力增大,还有可能使旗子变形。”

为确保“衣服”的垂感,他们在旗子的下方放置了一个铁砣。“这样,旗子就不会随风乱摆,始终保持垂直面,以最佳的姿态接受检阅。”陶炳兰说。

 
3上一篇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