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宣
她是典型的70后,凭着勇于拼搏的精神,在商海里打拼,在小小的无纺布兜里开创了一番属于自己的天地,她就是白城市通达无纺布加工厂厂长段淑华。
1996年,在下岗改制的大潮中,作为被服厂女工的她也没能幸免,紧接着,丈夫也接到了下岗通知……茫然的她为了一家人的生计,不得不振奋起精神,为生活奔波,好在她本就是个“折腾人”,经过考察和学习,她筹钱着手开了发廊。但由于美发经验少,发廊的位置又没选好,客流量小,所以发廊在半年之后就倒闭了。发廊的倒闭让她的生活雪上加霜,但是坚强的她来不及擦干泪水便又开始倒腾起了方便袋,同时推销保险,再干点临时工,几年过去,所有自己能干的工作都“折腾”了一遍,但赚的钱却只够维持生活。后来,在给别人打零工时,她发现做无纺布兜子这个项目挺有发展潜力,无纺布既结实又环保,很受企业欢迎,恰好又赶上国家发布限塑令,塑料袋被限制使用,而白城市当时加工无纺布的厂子非常少,爱“折腾” 的她立刻意识到这是个商机,何况缝纫工出身的她对加工技术了如指掌,天时地利人和,她感觉到干无纺布加工厂能闯出名堂,至少不会比现在差。回家后她马上把这个想法跟丈夫说了,丈夫却有些犹豫,不是为了别的,主要是没有钱。
但是自己干的想法却落地生了根,段淑华先跟亲戚朋友借了点钱,购买了10台缝纫机,没有客源和销路,她就自己出去找。为了使产品能够有实力跟其他商家竞争,她把无纺布兜子改成了“静边儿”的,虽然工序上麻烦了,但整个兜子的档次提高了,定价也低于同行业水平。就这样,她们夫妻俩带着样品,开始跑销路。她和丈夫不知吃了多少次闭门羹,但她硬着头皮一家一家推销,不管要不要产品都把联系方式留下。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之后,她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她的小企业接到了第一份订单,加工3000个兜子! 她开心极了。就这样,慢慢的她开始扩大规模,进设备,买原料、招工人。她招的全是下岗失业妇女或者是农村留守妇女,工资给的比同行业都高,因为她知道女人出来干活的难处。
由于她信誉好,发货及时,许多客户都成了她的铁杆客户了。现在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等地的不少人都专程到她这儿来订货。
活多了,销路广了,工人和设备也增加了,但工作场所又小了,要扩大规模,资金缺口更大,妇联了解到她的难处后,又帮她争取到了小额借款。在随后几年中,市妇联和劳动就业局又为她无息贷款11万元,帮她扩大生产规模。
段淑华说,今后她会更加努力工作,夯实企业基础,扩大创业规模,尽自己所能,帮助下岗职工和留守妇女姐妹们提供更多的创业就业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