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我市开展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强城市管理三年攻坚战,就是要通过集中攻坚的形式加快启动、建设和推进,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完成“海绵城市”试点工作,并以此为契机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建设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这次攻坚战投资大、时间紧、任务重,全市上下要把“四个强化”贯穿始终,确保全面实现三年攻坚战的各项目标。
实现攻坚战目标,强化规划执行是根本。要牢固树立“百年规划”的理念,超前设计、统筹考虑,切实搞好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的协调对接,形成科学完整的规划体系。要着眼城市未来发展,注意在规划中留有余地,为长远发展预留足够空间,坚决防止“规划跟着建设跑”问题。要始终坚持“规划即法”的理念,切实维护总体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实现攻坚战目标,强化资金保障是前提。要坚持走多元化、市场化融资新路子。一方面全力向上争取资金,深入研究用活用足国家政策资金;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各类财政资金的“四两拨千斤”作用,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撬动社会资本。积极探索新模式,减轻地方财政负担,降低社会投资风险,激活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资金血脉。
实现攻坚战目标,强化人本意识是基础。要增强民本意识和宗旨意识,从群众的需要和实际出发,设身处地为群众考虑问题、解决难题,决不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要增强细节意识和服务意识,在工程组织实施中,充分考虑群众日常生活、起居出行等方面的实际,从小处着眼、细处着手,最大限度减少对市民生活的影响。要增强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对每个工程、每个项目、每个环节都要加强监督监管,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实现攻坚战目标,强化管理创新是关键。要创新市区城市管理体制,理顺市与区、区与区之间的条块关系,完善责权利相统一、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要充分借鉴域内外先进经验,研究制定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相关制度,努力构建市区联动、运行顺畅、全民参与的城市管理新格局。要结合推进依法治市,全面加强城市管理方面的立法和执法,使城市管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确保城市管理上台阶、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