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文化广场
3上一版  下一版4
 
“十一”国庆黄金周 旅游风光无限好
《传统节日的奥妙》:循天时重人伦
中外民间老照片
揭秘三千年晋祠“世纪之变”
孔子故里曲阜举行祭孔大典
拍卖公告
招聘启事
《白城日报》、《城市晚报·百姓生活》广告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0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外民间老照片
揭秘三千年晋祠“世纪之变”


●王学涛 王卓伦
 

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在平遥国际摄影展上,近百幅晋祠黑白老照片,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民间老照片揭秘了三千年晋祠鲜为人知的“世纪之变”。

晋祠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25公里悬瓮山麓,始建于北魏前,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晋祠历史已有三千年之久,经过多次修葺和扩建,面貌不断改观,遂形成今日集儒、释、道于一统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目前,祠内有宋、元、明、清各式建筑百余座。

“最大的变化还是水、匾、古建筑。”负责晋祠老照片征集工作的韩宏斌说,今年以来,他们通过在拍卖会、网络上购买,收藏者主动提供等方式共征集到近300幅晋祠老照片,黑白影像间,再现了岁月的痕迹。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赞叹,“晋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龙鳞莎草绿。”在老照片上不仅看到游人脚下水花奔涌、水没张郎亭的气势,还看到“千家灌禾稻,满目江南田”的丰饶景象。韩宏斌说,流淌数千年的晋祠泉水上世纪60年代还在涨,70年代开始变小,90年代断流,近几年,政府采取多种手段修复水生态,地下水位正在连年回升。

晋祠的楹联匾额数量众多,这在老照片上也得到了证实。让人惊喜的是,原来圣母殿、难老泉亭上都曾挂满了匾额。更甚者,“匾额三绝”之一的“对越”匾原来挂在牌坊的另一面,它现在的位置上曾是“万古流芳”四个大字。

此外,从唯一一张晋祠1944年春的全景图看出,现在的规模要比以前大很多。古建筑也有不少变化,其中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一的“鱼沼飞梁”竟从古代的木桥,变为照片中的砖桥,再到如今的汉白玉桥。

在近300幅征集来的老照片中,德国建筑师柏石曼拍摄的晋祠文昌宫和三清洞是目前最早记载晋祠的影像。“1995年,柏石曼的孙子拿着爷爷拍摄的照片来到晋祠,并把大幅照片留在了这里。”韩宏斌说。

许多老照片由杨昌吉提供。75岁老人杨昌吉的父亲杨向春曾是晋祠村村长,不仅富有,还很爱国。因此,他提供的照片除了展示晋祠风光,还讲述了许多精彩故事。

在一张“村民持枪”的老照片前,韩宏斌说,那是1945年春天,听说日军要破坏晋祠文物,杨向春带领村民们持枪在晋祠坚守了三天三夜,没有让日军把文物抢走;在一张“僧人做功课”的老照片前,韩宏斌说,他是晋祠最后一任主持,曾对年幼的杨昌吉有抚育之恩。

“老照片征集工作非常有意义,之前只有文字资料,现在有了影像资料,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晋祠的时代变迁。”韩宏斌说,老照片提供了一手的历史资料,反映出晋祠整体格局、古建筑、附属文物等的变化,为研究晋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