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新 本报记者 汪伦
在通榆县培智学校有这样一位老师,默默无闻、始终如一地坚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无怨无悔地奉献着青春与热情,他就是单红斌,一名普通的体育教师。可他在学校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大家习惯叫他运动与保健教师、特奥教练员。他的特教生涯与培智学校同龄。
他用无声的行动传递着正能量
培智学校建校伊始,一切都在不断的完善与建设中,作为第一批报到的教师,他主动投入到了最苦最累的劳动中去。抬桌椅、搬备品、打扫卫生、安排床铺,每天早来晚走,争抢着干脏活累活,脸上始终带着微笑。他看到学校的运动场地无法正常使用,就利用课余和休息时间,顶着30多度的高温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篮球场地、排球场地、间操场地的绘制和漆刷及各种器材的摆放工作,使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得以正常开展。他用无声的行动为所有教师树立了榜样,传递着正能量。
刚入校的孩子们有的身体站不稳、鼻涕口水到处流、不知道大小便,还有叫的、笑的、哭的、闹的,更有面露恐惧东躲西藏的……教师们看到这些孩子大都面露难色,甚至躲避。但单红斌却始终牢记校长的话:“我们收留一个智障儿童,就解救了一个家庭,为社会做出了一份贡献。”于是他在心里暗想,既然来到了这里,就要放下所有的包袱,真真正正的为这些渴求援助的孩子,为社会做点什么吧。就这样,他以超人的爱心、耐心和专业修养去上好每节课。他让学生从学习走路开始,到掌握最基本的跑、跳、蹲等活动技能,并揉合成一个又一个游戏项目和比赛项目,在玩中训练学生的活动技巧和体能,使学生身体缺陷得到慢慢的矫正和康复,并具备一些基本能力。
他用“舍我其谁”的担当实现着自我价值
2011年冬,经校领导争取,学校赢得了3个参加2012年东亚区冬季特奥会的名额,可县内没有训练条件,学校决定选出3名运动员远赴吉林市学习和训练。他们分别是刚满8周岁唐氏患儿、极其任性的林宇莉同学,12岁智障患儿、言语交流障碍、习惯性尿床的蒋慧宇同学,12岁智障患儿、胆小懦弱的路阳同学。为保证学生的安全,同时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起居,还要完成训练任务,学校决定派一名有强烈责任感和事业心的教师全程陪同、看护和训练,经研究一致认为,单红斌是最为合适的人选。当时刚过大年初一,他就接到通知,于正月初九带领3名学生踏上了异乡的土地,开始了集训。
近一个月,他用超人的毅力出色地完成了父母、教师和教练的三重角色转换。当时,训练场地只能在每天晚上有2个小时的上冰训练。对于初次接触冰雪项目并要在20多天后就出国比赛的孩子们来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与困难。单红斌便利用旱冰鞋展开了特训。从穿鞋、脱鞋开始教,反复穿脱,直到他们完全学会。然后从扶墙站立到独自站立、从手扶走动到独立走动、从慢慢挪动到初步滑动,经过了无数次跌倒爬起,孩子们终于学会了滑行,单红斌笑了。训练的日子枯燥而辛苦,累了,他就给孩子们讲故事、听音乐,进行简单的按摩;孩子们耍脾气了,他就耐心地哄着、劝着,做好吃的鼓励着,艰难的赛前一个月训练,硬是挺过来了。赛后,单红斌带着在韩国取得的一银、一铜、一个第4名好成绩的学生返回时,迎接的人们看到的是3个健康、快乐、略微长高长胖的学生和瘦了10公斤的单老师,在场的领导和老师的眼睛都湿润了。“我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把孩子们安安全全地带回来了。”单红斌红着眼微笑着说。
他用“孺子牛”精神谱写着人生乐章
2012年,培智学校参加了全国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的竞选,单红斌从选拔运动员、组织训练等方面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为学校成功挂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3年,吉林省残联把代表吉林省参加全国特奥足球暨东亚区特奥足球比赛的任务交给了培智学校。单红斌再次担起了重任。经过3个多月的集训,于6月份参加了在天津举办的历时7天的5人制全国特奥足球暨东亚区特奥足球比赛,并一举夺魁。
多年超负荷的工作对他的身体造成了很大伤害,大腿根部总鼓疖子,还患有呼吸窒息症,经仪器监测心脏每晚偷停400多次,最长的一次偷停72秒。他还患有高血压、心肌劳损、心肌缺血、脉管炎、关节炎等多种疾病,可他没有因病请过一天假,执著地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从没有动摇与退缩。当我们问起他时,他微微的一笑而过。
2014年3月,新的比赛任务又下达了,代表吉林省参加2014年全国残疾人田径锦标赛,他再次接下重任。连续近3个月起早贪黑的训练,忍受着病痛折磨的他,于5月带领5名学生,通过初赛、预赛、复赛、决赛的层层考验,一举在北京残疾人田径锦标赛上夺得了一金、一银、两铜、一个第4名、一个第6名的好成绩。多年来,由于他的出色表现,多次被评为校优秀老师;2014年被评为县劳动模范。
2015年5月,经过两个多月风雨无阻的训练,皮肤晒得黝黑的单红斌又带队启程参加比赛,在四川绵阳举行的全国第六届残奥会篮球项目的比赛中,获得了女篮团体冠军、男篮团体亚军和个人技术的一块金牌、一块铜牌,改写了吉林省代表队连续两届残奥会篮球项目奖牌数为零的历史。
单红斌,用执著不屈的精神、大爱无疆的情怀陪伴着智力残障、走路蹒跚的孩子,坐上了飞机、走进了赛场、摘得一块又一块奖牌,品尝到了吃苦与忍耐、成功与幸福的滋味儿,赢得了万人瞩目的掌声与鲜花,拥有了连正常孩子都难以创造的精彩!是他用温暖的微笑,传递着铿锵如歌的平凡与伟大,使通榆县培智学校在国家、省留下响当当的口碑和荣誉。是他用汗水和心血告诉人们,只要努力付出,就会创造出属于培智孩子们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