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而家庭生活中最难念的经就是婆媳关系。新时期,婆婆和儿媳如何正确定位自身?如何才能和睦相处?
婆婆应尊重儿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对于一些女性来说,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习惯性地为孩子倾注所有,即使在孩子结婚之后,也没有意识到要改变这种习惯。这类婆婆与儿子是一体的,人际边界不清晰,也不愿意与儿媳分享自己的儿子。这就让儿媳很难融入家庭,容易引起很大的婆媳矛盾。
因此,这类婆婆首先要学习放手,尊重儿子和儿媳作为夫妻的权利。另一方面,要学习尊重儿子和儿媳的婚姻生活,包括财务、生儿育女等与婚姻相关的选择权。媳妇也要在一些细节上注意照顾婆婆的感受,比如不在背后议论婆婆、不在婆婆面前和丈夫过于亲密等。
准确定位调整期望 不管是婆婆还是媳妇,都要面对一个事实——两个人生活在不同的环境和时代,只是因为同一个男人才住在一起,天然是有距离的。若是一开始就热切期待对方像对待自己的亲妈或亲女儿一样对待自己,只会碰一鼻子灰。不如大大方方地接受这种距离,期望不太高,就不会有失望。
换位思考求同存异 婆婆和媳妇生活习惯和性格都有差别,这些都难免会产生矛盾。如果可以换位思考,就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隔代教育也是容易引发家庭矛盾的一个方面。但是爷爷奶奶们最好还是将孙辈的教育学习管理权交给年轻的爸爸妈妈,因为他们生活在当下,更加懂得如何去教育孩子。爷爷奶奶们则可以起到一些照顾生活饮食起居等方面的作用。
老人要有自己的生活圈、朋友圈 退休之后,老人的心理会发生很大变化——不用上班了,时间更多了,事情更少了,很容易觉得空虚、抑郁。对于这种情况,一方面,公公婆婆要学习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建立自己的生活圈、朋友圈;另一方面,儿子儿媳也有义务用更多的爱心,帮助老人度过这一时期。 (唐 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