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王维俊)稻浪翻滚,机声隆隆。眼下,正值水稻收割的农忙时节,在洮北区农村的田野间,处处可以看到水稻收割机繁忙工作的场景,一台台收割机和广大农户齐上阵,鏖战在金黄色的稻田里,机械收割机成为今年秋收主力军。
在洮北区东风乡绿水村一望无际的稻田里,黄澄澄的稻浪随风轻扬,达信康农机种植合作社的19台水稻联合收割机在田野间往来穿梭,在轰鸣的机器声中,长长的水稻连秆带穗瞬间被收割机切断,金灿灿的稻谷顺着传送带进入脱粒箱,并在吹风机的鼓吹下,谷留尘去,很是干净,稻秆则顺溜地“躺倒”在田里。在一旁的田埂上,三五成群的村民有说有笑,悠闲地看着自家的水稻在一阵阵“隆隆”机声中被收割回家。
“这款新型的久保田收割机增加了自动卸粮功能,节省了人力,一台收割机只需花10分钟就可以解决一亩水稻的收割、脱粒、分离茎、清除杂余物等工序,一次可收约650公斤,完全机械化收割。”达信康农机种植合作社理事长段永彪一边指挥收割水稻,一边介绍今年水稻收割情况。
东风乡绿水村种粮大户范洪杰高兴地说:“我种了40公顷水稻,往年雇用人工收割得10多天才能割完,劳动强度大不说损失也不小,现在用收割机,一天就能收完,真是省时、省力还省钱,农业机械化就是好啊!”
“每台联合收割机机收作业功效为6亩/小时左右,工作效率是人工劳动的40倍以上。水稻机收还比人工收割减少抛洒率3%-5%,按水稻平均亩产量600公斤计算,机收每亩可减少损失30公斤,按每公斤3元的市场价格折算,每亩可减少损失在90元左右。由于收割机作业效率高、损失低,减轻劳动强度,有效缓解了农村劳动力季节不足问题,越来越受到广大农民青睐。”区农机推广站站长董亚娜介绍说。
据了解,近年来,洮北区的水稻种植面积逐年递增,2015年全区水稻种植面积达到61.5万亩。为解决长期以来广大稻农的耕地弯腰、插秧弯腰、收割弯腰问题,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实现农业增产增收。洮北区加快了以德顺蒙古族乡、洮河镇、金祥乡水稻主产区的全程水稻机械化技术推广。农机部门通过现场演示、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积极向农民推广水稻机械化栽插、收割作业,鼓励农户使用新型水稻机械,并加大农户购买大中型农业机械的补贴力度。截至目前,全区水稻插秧机已达2008台,其中高速插秧机1096台,手扶插秧机912台。水稻收获机2094台,其中全喂入1766台,半喂入328台。到今年年底,水稻生产达到全程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