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新闻
下一版4
 
草原“丝路”欢乐颂
我市作家丁利作品《我的村庄 我的母亲》获孙犁散文奖
大安农业迎来收获季
市领导走访慰问涉老工作部门及高龄贫困老人
大交通助推大跨越
市领导检查市区供热工作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0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安农业迎来收获季

●林英春 本报记者 翟向东 张赫
 

金秋十月,大安广袤的土地散发出阵阵清香,金灿灿的玉米、饱满的花生、金黄的大豆、火红的辣椒……其间各类农业机械交织穿梭于田野,好一幅丰收的喜人画卷。

特色农业红火火

“我家种了15垧地花生。虽然今年天旱,但浇水方便,足足浇了两遍,地是透透的了,产量不但没降,亩产反而比去年高了不少,打将近10万斤没啥问题。每斤按3.5元算,今年能进账30多万元,日子可真是越过越得啊。”正在地里收割花生的叉干镇村民李树光乐呵呵地算着经济账。

大安市不断加大花生优良品种和先进栽培技术的普及推广力度,注重“四粒红”等优良品种的推广、地膜覆盖全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增加了花生种植的经济效益。今年,该市特色经济作物面积发展到36.3万亩,其中种植花生14.9万亩。“我们村800多垧地的花生全部采用地膜覆盖全技术种植,花生品相好、产量高、销路旺。”舍力镇庆安村党支部书记于艳云一谈到今年的收成就笑容满面。

主导产业响当当

一望无际的玉米地到处呈现出丰收的喜人场景。四棵树乡德昌村农民李长贵一大早就来到自家的玉米地,轻轻撕开一穗玉米的“外衣”,查看灌浆情况。“看看,这玉米粒多匀称、饱满,肯定又丰收啦!”

农民喜获丰收主要源于大安市委、市政府运筹帷幄、抢前抓早,年初以来,该市结合实际,广泛开展了“科技之冬”、“科技之春”培训活动,共举办各类培训班520期,培训农民群众6.9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8.7万份。“之所以关心种地的科学技术,因为尝到了科学种地的甜头,种地必须靠科技,得相信科学。”一说起培训,农民们都感触颇深。截至目前,全市共推广测土施肥、生物防治等五项重点技术200万亩以上,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170.6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21亿斤。

专业合作路路宽

收获时节,月亮泡镇叉古嶅村黄澄澄的稻田翻着金浪。于立国种的粮食不但获得了丰收,且一点都不愁销路。原来,地没种,他就拿到了合作社的收购订单。于立国放心种地的背后,要归功于水稻合作社。由大赉乡农民发起成立的金田水稻合作社,承诺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社员生产的粮食。如今,有106户稻农加入协会,订单面积达380多公顷。众多稻农背靠协会这棵大树,圆了致富梦。今年,大安市水稻种植总面积约为19万亩,平均亩产水稻可达700公斤,预计最高亩产可达1000公斤,全市水稻生产喜获丰收。

大安市始终坚持走“特色兴农”发展道路,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促进农业稳步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扩大农户生产规模,努力发展专业大户、经营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鼓励经纪人领办合作社,积极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目前,全市已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组织1801个。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45家,带动和辐射种植基地65万亩,预计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培育先达食品、亿龙葵花、裕丰粮贸、腾龙粮油等农业龙头企业10户。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