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刘德民 王志伟 记者翟向东)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是保持农业稳定发展,保障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2015年,洮南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围绕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三个体系”,多措并举,不断深化农业改革,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走出了一条具有洮南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
2015年,洮南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36.3万亩。其中,玉米255.5万亩,占比68.8%,水稻24.4万亩,占比6.6%,杂粮杂豆54.6万亩,占比14.7%;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35.2万亩,占比9.5%,其中葵花7万亩,花生16.4万亩,瓜菜10.9万亩。
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调整玉米、杂粮杂豆、西瓜、葵花、辣椒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品种和种植面积,改变过去单一的高产品种,选择能够适应不同环境、满足不同需求的新兴市场品种,充分利用“洮南黑水西瓜”、“洮南辣椒”地标农产品,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形成产业链,扩大产业规模,并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升级。
着眼殷实,打造富民惠民农业。发展高效农业,切切实实地让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通过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发展高端精品农产品,加强加工、包装、储运等配套建设,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走一条从“单一收益”到“综合收效”的富民强农路子。
打造协调永续农业,在结构布局、多方外联、利用政策等方面做足文章。在产业结构上发挥区域优势,扩大影响力,提高美誉度。紧紧抓住土地流转、土地确权等各项惠农强农政策新机遇,从强化刚性规划、宣传引导、机制创新、目标引领入手,把有利于农村变美、农业变强、农民变富的各方面积极因素调动起来,真正促进高效现代农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