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视宣)随着天气转凉,花生进入收获期。我市各地农民正在抢抓晴好天气,抢收、晾晒,确保花生颗粒归仓。
笔者在洮北区三合乡看到,夏家村村民任长洪正在用大型机械收花生,虽然他今年花生种的不多,但收成也算可以。
任长洪告诉笔者,花生只适合在沙土地上生长,自己种了一公顷多地,产量也不算高,可种花生的地块比较瘠薄,和种植其他作物相比,3000多斤的产量还是比较不错。
紧邻任长洪的花生地,村民刘艳芹地里的花生晾晒得也差不多了,再有几天,刘艳芹也可以像任长洪一样让花生颗粒归仓。
今年刘艳芹家共种植了3公顷地花生,也都是瘠薄的耕地,有着十几年种花生经验的刘艳芹告诉笔者,现在种植花生挺好的,都是机械化,从种到收一点儿不费事,而且花生的销售也很好。
2015年,我市花生种植面积66.9万亩,预计总产13万吨。种植品种有四粒红、中四粒、白沙285、亚美406等,以四粒红为主,种植面积占90%以上。全市从事花生精选加工的企业达8户,规模较大的有两户,分别为大安市亿龙葵花有限公司、白城田雨贸易有限公司。总加工能力达8万吨,加工转化率为62%。30%以上的精选花生仁出口到欧盟、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市花生生产已初步构建了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格局,花生产业正在成为我市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创汇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