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通榆专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砥砺奋进促发展 科学作为谋跨越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2015年11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砥砺奋进促发展 科学作为谋跨越
——吉林通榆经济开发区强势发展走笔
通榆县益发合大豆制品有限公司检验车间。 曹光喜摄
通榆县鸿瑞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加工车间。 赵萍摄
通榆县田丰节水设备有限公司包装车间。 曹光喜摄
三一通榆风电产业园总装生产车间。 赵萍摄
通榆县海燕物流公司封装车间。 曹光喜摄
通榆县吉鹤村酒业酿造有限公司酒窖。 曹光喜摄
通榆县鑫源纺织有限公司纺织加工车间。 赵萍摄
 

●赵 萍 张凯军 刘铁军 本报记者 张云杰

弹指一挥间,吉林通榆经济开发区已经成立10周年了。

自2005年7月成立以来,通榆开发区走过了自己10年的光辉历程。

10年,经济实现了从零起步到快速腾飞。GDP、工业总产值、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占全县比重均超过30%以上,主要经济指标在通榆占有举足轻重的份额。

10年,企业项目实现了从分散建设到产业集聚发展。三一风电、华仪整机、鑫源纺织,一个个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大项目、好项目构成了县域经济新的亮点和经济总量增长极,成为拉动县域经济腾飞的“引擎”。

10年,新城区建设初具规模。六馆一中心、蒙校、幼儿园、县医院、星级宾馆、污水处理厂、高中档生活小区等一系列生产、生活服务配套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继完成,一座产业聚集、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以工业为支撑的宜商宜居的新型城市雏形凸显。

10年,蓄足了发展后劲。通过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既为自身发展增添了强大动力,又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载体以及着力打造城市圈和经济带强有力的支撑点;通过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延伸,带动了传统产业升级,成为通榆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基地和核心集聚区;通过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咬住发展不松劲,坚持规划科学指导、创新激发活力,在加速崛起跨越发展之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通过突出集聚效应,打造鲜明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特色产品,步入了特色发展之路;通过突出环保优先,坚持生态建设,着力推动节能减排,注重集约经营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地等各种资源,实现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成为通榆土地等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从上述所列事例和数字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吉林通榆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发展成就令人瞩目。在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中除起到了促进发展、带动腾飞和承载工业项目以及对城市规划建设功能分区的作用外,对提升通榆的战略地位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大作用。

2015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带来的种种困难,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党政一班人解放思想、克难攻坚、创新招法,把“生态经济景观”三位一体理念建设生态经济城市的要求落实到每个环节和每项工作之中。通过自我加压、砥砺奋进,谱写了跨越发展的新篇章。

1-9月,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3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7600万元。

工业经济呈现前所有未有的发展态势。到9末,开发区累计落户企业52户,投产企业36户,其中工业企业29户。地区生产总值、全口径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增长幅度均在10%以上。

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强劲发展。三一、华仪、双吉、东宝等企业在风电场建设的带动下全面恢复生产。到9月末,累计新增产值4.93亿元,创历史新高。三一现有定单风机55万千瓦、叶片198片,华仪有整机定单10万千瓦,预计风电设备制造业全年产值可达15亿元以上。定单、产值是建区以来最好的一年。

农产品加工业稳中有升。鸿达甜玉米从根本上破解了污水处理难题,已生产甜玉米产品3500吨;益发合污水改造顺利实施,保证了企业超产运行;鑫源纺织一期工程投产以来,生产十分顺利,产品供不应求,二期扩产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预计年末前可投产运行。田丰节水、吉鹤村酒、天意辣椒等一批规上企业,今年也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在建企业即将形成新的增长点。天意酱菜、微商电缆、田丰节水、树春机械、咱家生态鸡屠宰等一批在建项目年内投产运行。金龙箱变、沃德纺织、域铭心葵花深加工、笨笨食品坚果加工等项目即将开工建设,明年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招商引资成绩斐然。招商引资是经济开发区建设永恒不变的主题,是经济开发区发展的根本。只有源源不断的项目、资金流进经济开发区,经济开发区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深谙此理的开发区领导始终将招商引资摆在开发建设头等重要位置,作为“第一菜单”和“永不竣工”的工程,真抓实干,常抓不懈。5月以来,他们带着感情“走出去,请进来”,以创业者的热情积极主动出击,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争取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先后3次走出去,到辽宁沈阳、河北唐山、北京等地共洽谈项目15个,签约落地项目2个。一是河北10万锭纺纱项目,计划总投资2.3亿元,今年6月签订框架性投资协议,近期已开工建设。二是笨笨坚果深加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亿元,目前公司注册等手续已完成,选址结束,正在办理项目开工前手续。还有温氏纺织、钢铁型材和20万吨饲料项目达成初步投资意向。

项目建设成果丰硕。项目是经济开发区的灵魂,他们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引擎”。他们把绝大多数精力用在推项目、助项目、促项目上。5月份以来,新开、续建项目19个。投资1亿元的鑫源5万锭纺纱和百万米织布、投资1.2亿元的天意万吨酱菜加工、投资6500万元的树春农林机械加工、投资1.5亿元的微商特种电缆、投资6000万元的三一叶片技术改造项目等11个项目顺利开工建设。9月份以后,投资1亿元的山东淄博金龙公司组合式箱变项目、以商招商引来的投资2.3亿元的沃德10万锭纺织一期工程项目、破解了历史遗留难题的投资2.3亿元的域铭心葵花深加工项目、投资1亿元的笨笨食品坚果加工项目、投资1亿元的20万吨饲料项目等5个工业项目将先后开工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年初以来,重点建设了以下基础设施项目。一是道路工程。新建黄榆大街道路工程,9月末正式通车。新建爱国路(向海大街-建设街)工程,打通新城区与向海大街的连接通道,仅用52天,爱国路顺利封油通车。二是完成开发区供水工程和胡家店园区排水的续建工程。保证了新区生产生活正常用水需求,也为农畜产品加工业园区的咱家生态鸡和维多利屠宰等项目投产运行的生产和生活污水治理奠定了基础。三是新建广场工程和绿化工程。已完成审批、设计等前期工作,即将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城市管理水平提升。为了把开发区打造成对外最闪亮的一张名片,他们紧紧围绕“生态经济景观”三位一体理念,实施了绿化、亮化、净化、硬化、美化的“五化”工程建设,将街路牌、办公区绿化纳入精细化、标准化轨道,提升了开发区新区的管理水平。在街路命名上,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生态经济景观”理念,重新命名了新建街路,积极协调民政部门,将所有新建街路名称纳入城市地名管理,规范使用。在新城区建设管理上,制定了《吉林通榆经济开发区新城区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严格按照方案,改善城区环境、加强城区管理、完善城区服务,全面提升开发区城市管理水平。在宣传上,向新城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居民发放了《致开发区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广大居民的公开信》,同时在县电视台播放,营造全员建设生态经济城市的氛围。

实现历史性突破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值得特书一笔的,他们优化发展环境、清除发展“屏障”,为经济开发区快速发展注入勃勃生机和活力的举措。

在推进发展中,他们立足于一切为了投资者、一切为了企业的工作理念,真诚亲商安商,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像对待亲人一样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像做自己的事一样尽心尽责帮助企业破解瓶颈问题。

在实行便捷高效服务机制、干部包保联系企业长效机制和软环境监督机制的基础上,全面推行了“保姆”式服务,搭建起了“项目建设绿色”通道,真正做到对待企业真服务、困难真帮助、问题真解决;坚持“笑脸抓服务,黑脸抓整治”。对所有项目,都指定专人包保,帮助去跑、去办理相关手续,帮助起草基础性材料、收集资料、制作表格、文本等要件,并且跟踪服务、全程服务。8月起,又选调人员增加了服务力量,帮助新落户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破解企业入住、建设、达产达效前的一切难题,保证了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微商电缆恢复建设后,订购设备没钱,开发区主要领导以个人关系为其筹集资金150万元,解决了购置设备资金短缺问题。同时,还联系北京的专家前来帮助研究解决供暖问题和协调落实供热主干线建设。

鸿瑞公司2014年8月10日投产后,污水排放难题一直未彻底解决,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开发区主要领导亲临一线,帮助借泵,协调城管、住建等部门帮助研究解决办法,联系白城工业园区、镇赉等解决污泥短缺问题。最后,使该公司的污水排放难题得以彻底解决。

鑫源纺织公司因为缺少资金,用电、用水问题解决不了,开发区主要领导立即协调供电部门并替担保解决上电难题,协调自来水公司优惠入网费,加快施工进度。

新城区商住小区因供水管线压力不够,给企业用水和居民吃水造成了极大困难。开发区主要领导亲自带领相关人员查看管网,找到了症结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此外,通过协调争取政策支持,国家补偿、补助、贴息贷款等,帮助企业争取政策基金2100多万元,缓解了企业资金周转难题,帮助企业实现了预期产能。

良巢佳凤栖,花香蝶自来。正是凭着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策优势和“保姆”式的服务,开发区已经成为吸引投资的一块强劲磁石,进而促使招商引资实现了裂变晋级,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才接踵而至、落地开花。

吉林通榆经济开发区的健康、快速发展之路,艰辛与荣耀相伴,汗水和光辉交织。而今,在新的起点上,他们着眼长远,科学谋划了更新、更加美好的蓝图。

“十三五”期间,他们将秉承“生态经济景观”三位一体理念,紧紧围绕“建设生态经济城市、打造美丽富庶通榆”发展目标,按照“县域经济新引擎、新型工业增长极、产业转移承接地、山水生态新城区”的发展定位,遵循建设大项目、培育大集团、打造大品牌、创建大基地的思路,强力打造绿色能源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纺织、建材型材、绿色食品、医药六大特色产业园区,推进六大产业发展,强化产业集聚效应,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

打造绿色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区。重点发展风机、叶片、塔筒、箱变及相关配套设备制造、风电服务业为主的风电产业;以太阳能发电设备制造为主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和以秸秆、稻壳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发电产业,打造风电、太阳能和生物质能产业集群;以三一、华仪、双吉、东宝、微商电缆、中能、金龙箱变、泰盛、树春机械、蒙龙机械、田丰为依托,以10家注册在开发区内的风电场开发企业为拉动,在开发区内,打造百亿元产值,5亿元税收的绿色能源装备制造产业特色产业园。

打造绿色食品产业园区。规划了占地30万平方米,以咱家食品、益发合大豆蛋白肽、域铭心葵花、天意酱菜、鸿达甜玉米为龙头,扶持天意、鸿达、笨笨坚果、吉鹤村酒业等企业做大做强,并引进食品企业10户以上,达产后年产值10亿元,税金5000万元,新增就业1000人。

打造农畜产品加工业园区。主要是充分利用通榆的农畜产品优势,发展以生态鸡、草原红牛、向海大雁等农畜产品加工业,以胡家店园区咱家生态鸡、维多利草原红牛为中心,辐射带动边昭生态鸡养殖园和鸿兴镇饲料加工与物流园。打造年产值10亿元,税金5000万元的绿色农畜产品加工特色园区。

打造纺织产业园区。以鑫源纺织、鑫源棉麻、沃德纺织企业为龙头,形成纺织产业园区。在开发区鑫源纺织东,风电东路两侧规划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纺织产业园,设计规模为纺纱30万锭,年产纱2.5万吨,织布5000万米,引进纺纱、织布企业5户以上,每户规划用地面积3-5万平方米。打造年产值15亿元,税金6000万元,新增就业3000人的纺织产业园。

打造建筑建材型材产业园区。依托加亿砌块、天成水泥等区内现有建材企业,引进钢铁型材加工项目形成建材产业集聚发展。在胡家店园区内,规划占地15万平方米,继续引进塑钢、水泥制品、新型建材等加工企业,达产后年产值10亿元,税金5000万元,新增就业1000人。

打造医药产业园区。以天光药业、黄栀花药业为龙头,依托县医院的优势、中药资源和西药生产市场前景,积极引进医药、器械和药品加工企业,建设年销售收入10亿元的医药园区。

到“十三五”期末(2020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将实现100亿元,比“十二五”期末增长81.82%,年均增长12.7%。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5亿元以上,比“十二五”期末增长177.78%,年均增长22.67%。六大园区和六大产业初步形成规模,规上企业达到50户,比“十二五”末期翻两番。新区基本建成,开发区建成区面积达到规划面积的50%,六大园区拉动超万人就业。

潮涌风正劲,扬帆破浪行。绚丽多姿的美好蓝图已经绘就,跨越发展的冲锋号角已经吹响。吉林通榆经济开发区,这个承载着希望和梦想的“摇篮”,在转型跨越发展的滚滚大潮中,一定会孕育出光辉灿烂的明天!

届时,一颗耀眼的新星将展现在人们面前!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