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林英春)近年来,大安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有军必拥、有属必优”的观念,把解决军人军属后顾之忧作为应尽之责,广泛开展“特色拥军”活动,形成了军地协作、上下联动、群众参与的“大双拥”局面,拥军优属工作呈现出向职能部门聚焦、向行业系统拓展、向民营企业延伸、向基层社区深入、向千家万户普及的良好态势,凝聚了社会化拥军的强大合力,营造了“双拥”共建活动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科技拥军。筹集30余万元为驻军部队配置电脑58台,并将市内光纤线路铺设到营区周边,极大提高了军事系统数据的采集速度。大安市职业技术学校立足科技发展和部队需求,为部队提供高新技术服务,定期上门提供科技信息、电脑软件操作、局域网开发、网站网页建设、民用通信技术等技术服务,为保障官兵生活提供技术支持。
 文化拥军。大安市图书馆定期开办军营流动图书站,免费为驻军部队官兵送书上门,将文献信息和科学文化知识送进军营。同时,军地双方定期开展各类竞赛活动,丰富军民业余文化生活。
 教育拥军。在军属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制定出台了现役军人子女入学办法,把驻军子女小学阶段全部纳入师资力量最优的实验小学,初中结合孩子实际,采取就近入学的原则,自愿选择学校,在报考重点高中过程中为驻军子女开设绿色通道,以降低20分的方式优先录取。
 法律拥军。成立了由大安市政法委牵头的维军权工作领导小组,人武部设置维军权服务站,法院组成涉军案件合议庭,律师协会成立维军权服务中心,选取办案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律师为军人军属提供援助,确保军人军属获得优质的法律援助服务。
 爱心拥军。自开展全民拥军以来,许多普通市民甘当拥军志愿者,积极投入到爱心拥军队伍中,掀起了爱民拥军热潮。当下,关心国防、支持部队、关爱军人、爱心献功臣等活动在滨江大地蔚然成风。组织建立了市级领导和机关部门联系功臣制度,重点对老烈属、老伤残军人、老复员军人开展爱心帮扶活动,全市干部群众和社会组织共为重点优抚对象解决生产、生活资金190多万元。
 社区拥军。在城市社区显著位置设立“拥军协理员”岗位,为社区军属、烈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和病故军人遗属、驻军部队及其他各类优抚对象提供服务。各社区在办事大厅开设拥军服务窗口,成立帮扶服务队、生活服务队、维修服务队、文艺服务队、健康服务队、关怀服务队等志愿小分队,切实为涉军人员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