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特写纪实
3上一版  下一版4
 
遥远的敖鲁古雅
聚焦“全面二孩”八大配套热点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下一篇4 2015年11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遥远的敖鲁古雅

□宋德辉
 

我第一次听说敖鲁古雅这个地名是在1971年3月28日。那时我刚刚结束在辽宁省义县七里河的新兵训练,和我们2300多名,1970年12月入伍的新战友一起远赴位于大兴安岭北麓的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古莲区(今天的漠河县)西林吉镇的铁道兵三师十三团的营地。

3月28日早5时左右,天还没有亮,我们乘坐的火车终于在行驶了两天三夜后,停在了当时一个叫牙林线的满归火车站。车门一打开,迎面是一座黑白色的大山,山顶上有一个瞭望哨所,我当时以为这里就是国境了,马上就有些紧张,因为那时黑龙江中苏边境是中苏关系最紧张的地方。山上山下到处都是皑皑的白雪,山上长满了白桦树和土红色的落叶松,由于天还没有太亮,落叶松在白雪的映衬下,感觉就是黑色的。天气格外寒冷,刚下火车,每个人的身上都腾腾地冒着热气,很快皮帽子上、大衣领子上都结上了一层白白的霜,就连领章上也蒙上一层霜。紧接着以营连为单位,在火车站前集合,然后以连为单位开始点名上车。每连配属3台负责运送新兵的军绿色敞篷解放车,每台车的前后都用红纸贴着编号。我上的车是27号。后来知道了汽车是师汽车营的,大约有近百台,每台车可坐二十四五个人,把背包放在下面,然后坐在自己的背包上。背包摆好以后,车上留一名老兵照看行李,大家下车排队。我们步行从火车站向街里走去,汽车也随着我们向街里开去。当时的满归火车站,是满归林业局所在地,所谓的街,也就是一个十字路口,有两栋灰瓦白墙的大房子,一处是林业局办公机关,另一处是林业局招待所。还有几家商店和饭店。民房沿着公路两侧稀稀拉拉排列着,居民主要以林业工人为主,住着泥夹心的木板房,就是两面是木板,中间加泥的房子,这种房子工艺简单造价低,那个时期在大兴安岭到处可见。

我们喊着一、二、三、四的队列口号,来到满归林业局招待所,这时第一批战友已经走出食堂,第二批战友正在进入食堂,我们列队等在外面。只听带队的高喊一声:“三营全体注意,‘涛涛地乌苏里江’预备唱。”全体高唱了起来,这是一首当年珍宝岛事件以后在全国流行的歌曲,是我们在新兵训练时就必须学会的一首歌曲,至今我还会唱,唱完以后,身上觉得热乎了许多。食堂也是多用的,好像后来到部队以后的“三用堂”,即开会、学习、食堂。里面一次可容纳一个营就餐,有四五十张桌子,桌子是临时用木板做的,每桌10个人,全都是站着,桌上摆着两盆菜,一盆是猪肉炖粉条子,一盆是白菜炖豆腐,主食是白面馒头、大米饭。这是我们从七里河新兵训练地出发,在白城兵站吃过饭以后最好的一顿饭,这也是我进入大兴安岭的第一顿饭,因此印象很深。 (一)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