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索铁路局局长张魁恩,青年时代就读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他在海外结识了不少爱国之士,深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影响,立志强国雪耻,复兴中华。
归国后,张魁恩于1928年返回家乡吉林,目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已深入东北,大厦将倾、民不聊生之惨状,他感慨万千。毅然追随东北军邹作华炮兵部队北上索伦,屯垦戍边,遏制日本势力北侵。
索伦南抵热河、西接察区、北枕中东路、东接吉林,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这时四洮(四平至洮南)、洮昂(洮南至昂昂溪)铁路早已建成。因系借日款修筑,日人插手其间,处心积虑争夺该路之主权。洮索(洮南至索伦)路未建之前,日人已垂涎三尺,深怀窃取包筑该路之野心,并于1928年由满铁总裁山本条太郎同张作霖具体签订了《洮索路承修合同》,皇姑屯事件后,张学良与日人反目,故此搁置。
1929年9月9日,张魁恩由兴安区屯垦公署建设处长任命为洮索铁路工程局(后改铁路局)局长。上任后,他极力呼吁铁路系国家命脉,洮索乃东三省之后方,若再借款筑路,无疑拱手他人,作茧自缚。坚决主张依靠自力,自行修筑,勿使日寇染指。他的建议被当局采纳后,洮索铁路排除日人插手,由京奉路资助,以屯垦军和扩充之筑路工人为主力,进行自筑,这使正觊觎东北的日本人对张魁恩怀恨在心。
张魁恩主持修筑洮索铁路期间,主张“行政从简,筑路为先”。办公房舍的修建采用“里生外熟”(外皮用砖,内室用砖坯混砌)规格修建。机车库基础完成后,因经费不足,上部用木板围墙代替。局内办公设施不准奢侈,交往不准挥霍。他本人亦率先垂范,不讲排场,不摆阔气,常与工人攀谈,并经常步行于筑路区间,对于线路走向之选定,测量数据之复核,每必亲自躬行,力求节俭,避免损耗。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