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赫)近年来,大安市结合实际、自我加压,整合各方资金和力量,通过财政投、党费出、部门帮、乡镇补、集体拿、吸引企业和社会资金等多种方式,共投入资金1289万元,使村级组织规范化服务“六星一网”工程顺利推进。
“六星一网”工程,即在村部建设上实行“六星”评比,内容包括:面积充足、环境优美、设施完备、冬季取暖、管理科学、活动经常;在服务方式上实现“一网覆盖”,编织服务群众一张网,全面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今年,大安市将四棵树乡的建设村、两家子镇的两家子村、安广镇的永庆村作为典型,根据各村实际,在推进村部“社区式”改造过程中,规划设计了“1+X”建设标准,“1”是基本标准,即统一设置“一厅三室”,设有便民服务大厅、多功能室、标准化卫生计生室、文体活动室。便民服务大厅中要配备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等服务设施。“X”为选配标准,即有条件的村可根据实际需要增设老人日间照料室、档案信息室、村民浴室、便民超市等,力求村部改造升级实用实效。“社区式”改造以来,各村真正实现了“进了一扇门,办了所有事”。
在村部改造升级工作中,大安市各地还根据本村产业特色和区位优势,努力打造服务群众特色品牌,起到以点带面作用。在安广镇胜利村打造“村社联建”综合服务平台;在两家子镇两家村打造“村园共建”平台;在联合乡红权村打造“网络服务”平台;在舍力镇庆华村打造“村园合营”平台;在四棵树乡建设村打造整体达标、功能齐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综合示范”平台,实现了加强引领、建强堡垒、服务发展、方便农民的目标。
据了解,大安市高度重视村级组织规范化服务建设“六星一网”工程,始终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高度,认真谋划、抓好落实,真正将其作为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部“重头戏”,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实施到位、措施保障到位、督查推进到位,形成了举全市之力推进村级组织规范化服务建设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