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汪伦/文 张殿文/摄
洮北区三合学校那可是窗户眼吹喇叭——名(鸣)声在外,省里挂号、市里有名、区里典型。6月9日,洮北区召开了推进素质教育现场会,地点不在市区名校,而在三合乡的学校。一个高规格的全区现场会,选在了三合学校,是对这个乡村学校“后进”变“先进”的最好肯定。
仅仅10年,三合学校大变,绿树成荫,楼房耸立,操场宽敞整洁,教职工精神饱满,学生笑脸盈盈。
三合学校之变,变从何而来。最近,记者通过身临其境看、听、悟,很快解开了该校变化背后蕴藏的奥秘与神奇。
难事不再难,重在领导率先垂范
10年前,三合学校校舍破旧不堪,院内荒草凄凄,6万平方米的校园里没有一条硬化的甬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硬件的欠缺导致教师队伍涣散,教学骨干外流,生源严重流失,学校曾连续4年重点高中升学率为零,学校走到了撤并的边缘。2006年,在学校发展的关键时刻,现任三合学校校长兼党支部书记的李建伟调入三合学校工作。几年来,李校长不计个人得失,兢兢业业,以校为家,真抓实干,勇于创新,用自己的胆识和魄力,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有了质的飞跃。学校不仅连续3年被评为A级校,而且他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
当时,三合学校正处于办学低谷期,办学条件极其艰苦,师资匮乏。特别是学生上学晚、放学早,而家长忙于田间劳作,形成多数学生处于无人管理的“放羊”状态,这导致了成绩好的学生奔向城里,成绩不好的学生流失严重,全校只剩80多名学生,极大地制约了学校的发展。针对这一现状,李建伟果断决定调整办学方向,把学校办成寄宿制封闭式学校。几年下来,学校的寄宿制管理有模有样,成果斐然,得到了家长、社会的认可和一片赞扬之声,更为处于低迷状态的农村办学开了先河,指引了方向,开始了三合学校的振兴之路。
用好“金钥匙”,改变办学理念促转变
吾日三省,不总结问题,不知下一步如何发展,何谈生存之路……为此,他们曾对2003年至2009年学生情况进行统计,小升初入学率不足80%,初中毕业生人数流失超过30%,甚至更多。这就意味着在以升学为目的的应试教育大背景下,乡村学校就出现了优秀生源大量外流到市区,农村孩子中学毕业后就辍学等诸多问题。不仅如此,该校的教学质量也明显呈现走下坡路的趋势,从2005年至2008年连续4年没有学生考入市重点高中。
面对这种严峻的现实,学校领导班子痛定思痛,坐下来查找问题,分析原因。为此,学校领导班子在认真总结以往办学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把办学思想从应试教育坚定地转移到素质教育上来,并且在不同的阶段确立了不同的办学理念。2006年,确立了“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办学理念;2009年,确立了“成人、成才、成功”办学理念;2013年,确立了“和谐办学、内涵发展、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追求升学率,但不惟升学率,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他们还从学生衣、食、住、行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入手,强化立德树人,使学生成人;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强化因材施教,使学生成才;从丰富多彩的活动入手,强化实践锻炼,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校领导班子观念的转变,带动的是教师观念的变化,最终带来的是学校的变化和发展。
缩小办学差距,筑牢兴校强基
三合学校曾经的“欠缺”,虽表现各异,但归根结底,就是没有过硬的队伍。素质教育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教师,教师的素质决定着教育的质量,一所学校唯有拥有了最好的教师,才能办成最好的学校。几年来,该校本着“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理念,坚持把打造一支优良的教师队伍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常抓不懈。
采取“走出去”方式,加强对教师教育技能、专业技能及特色课程的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该校在教师外出学习上从不吝啬资金,不仅教学方面,在校园建设、宿舍管理、校园安全、图书管理、财会管理 、体育大课间等方面都派人外出参加各类培训。近10年来,该校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多达100多人次,外出培训率达100%。仅2014年,此项费用就达4万多元。外出学习培训重在活学活用,出去一名教师就带动一项工作。另外,外出培训的教师都能把所学、所感、所悟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管理当中,做到了“一人学习,众人受益”。
以教学活动为载体,搭建平台激发教师的干劲。教师是学校的希望,青年教师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力量。该校现有30名特岗教师,全部工作在教学一线,他们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因此,学校依据每位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特长,进行分类培养。在2013年洮北区联盟体阶段成果大赛中有1人获得一等奖、4人获得二等奖、2人获优秀奖。在2013、2014两届洮北区中小学教学艺术节活动中,4人获得二等奖。该校特岗教师在2014年白城市教学新秀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并代表白城市参加省级评选。
德智体美整体推进,打造和谐文化校园
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被誉为“潜在的课程”、“无声之师”,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磨炼学生的意志,丰富学生的智慧,锻炼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几年来,三合学校把坚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在学校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集,借力发展,从2012年-2014年,一个设施齐备、功能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楼、宿舍楼、食堂、少年宫活动中心陆续落成。
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全面发展,首先,学校注重学生理想前途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各班在定期召开主题班会的同时,校领导还深入班级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并与白城师范学院开展多种形式的联谊文娱活动。其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每年在新生入学时,对新生进行为期一周的军训,打下集体生活的纪律基础。学校每学期都举行一次不同内容的演讲比赛,开展一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艺汇演活动,特别是少年宫活动中心的建立,学生们不仅从文艺活动、体育竞技、知识竞赛、技能表演中得到了乐趣,潜能也被充分挖掘出来。再次,注重学生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一直坚持开展《学生养成教育的研究》课题实验工作,在细节处做文章,全方位、多角度地抓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在文明礼貌、卫生习惯、遵纪守法、公共秩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如今,校园内随时有问好声,树上的果子无人摘,地上的垃圾有人捡,拾到的财物都上交。通过多年抓养成教育,学生的文明言行经常化、习惯化;食堂就餐自觉化、文明化;宿舍整理正规化、军事化。这些变化,时时处处体现着养成教育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