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洮北专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在希望的田野上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下一篇4 2015年12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希望的田野上
——洮北区特色农业发展纪实
 

●李岩峰

走进洮北,你就走进了洮儿河畔最美的诗画田园,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传统农业生产的烙印已逐渐褪去,现代高效特色农业正悄然兴起。近年来,洮北区立足资源优势,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大力发展花生、绿豆、辣椒等农业特色产业,为广大农民开启致富之门,也使得洮北农业在全市乃至全省率先扛起了“高效特色农业”的大旗。

转变观念:以改革精神引领农业转型

洮北区位于吉林省西北部松嫩平原西端,农、牧、草、水、矿等资源丰富,土壤以黑土、草甸土、沼泽土为主,这为洮北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洮北打造成为现代农业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区、“吉西蒙东”蔬菜生产发展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区位不是优势,愿景不是现实。大而不强的农业,让洮北干部群众明白:思维突破最重要,传统农业必须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带来农业发展的春天。

“今年,我们要围绕‘兴工、强农、活商、搭台、靓城、为民、求和’经济发展思路,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总体目标,着力调整思路,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特色农业转型发展。”2015年初,洮北区委、区政府向全区干部群众发出了号召。

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就要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洮北区着力在三大体系上作文章,促进了种植结构调整、耕作方式转变和土地流转。2015年,全区流转土地29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7%。

土地的快速流转,使得经营权向种养大户和龙头企业集中。

“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积极推行,蔬菜、瓜果等农业示范型专业合作社的着力培育,红塔雪寒韭菜经济合作组织、林海香瓜经济合作组织等一批有拉动能力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相继成立,艾高食品、吉林博泰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扩大规模。

洮北区农丰种植机械专业合作社,目前拥有15台大中型拖拉机、2台玉米收割机、3台免耕播种机、13台深松机,今年免耕播种面积350公顷,玉米收割面积600公顷,深松面积1万公顷,年收入可达360万元。

洮儿河畔,产业园区拔地起,肥田沃野喜耕耘。

伴随着改革创新的步伐,洮北农业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大力推进。目前,该区采取电子商务、农超对接、订单生产等经营模式,加快“吉西蒙东”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形成了南水稻、北玉米、西杂粮杂豆、近郊瓜果蔬菜的产业格局,全年落实高效特色作物面积63.5万亩,占播种面积的24.4%。其中花生面积27万亩、绿豆面积8万亩、葵花面积4万亩、烤烟面积0.6万亩、薯类面积5.8万亩、瓜类面积1.6万亩、辣椒面积8.6万亩、蔬菜面积7.9万亩,产量达8.853亿斤,预计实现产值22.65亿元,同比增长8.4%。

拉长链条:以产业延伸提升产品价值

农业大区如何向农业强区飞跃?

洮北的回答是延伸产业链条,走产加销一体化之路,向农产品加工和销售要效益。

稻米是洮北区林海镇特产,曾因品牌不响而卖不上好价钱,走不出白城。近年来,通过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引领,年产量已经达到了7000万公斤。小小的稻米带动了当地农民、水稻种植大户、加工企业和销售商贩迅速致富,水稻由原始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产值实现了翻番,预计2015年将突破亿元。

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价值,林海镇稻米仅是一例。

白城艾高食品有限公司,5年前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农产品加工厂,如今已成长为集辣椒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省级龙头农产品企业。

艾高食品有限公司的发展,是洮北农产品加工业迅速崛起的一个缩影。

截至2015年,洮北区从事农副产品加工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到388户,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36户,省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7户,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9户,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8户。

一枚枚“链子”,借市场巧手,拓展延伸;一个个产业化项目,在洮北大地,势如破竹,快速推进。

田雨农贸优质玉米加工、糯米系列食品生产等农业产业项目建设全速推进,北京首农、辽源麒鸣等牧业龙头企业相继落户洮北……

依托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建设农产品加工、流通“高速路”,“小生产”连接上了“大市场”,市场连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龙型”经济凸显,特色农业名区正迅速崛起。

叫响品牌:以品牌战略抢占发展高地

曾几何时,投入少、产出高、口感好、营养价值高的红塔雪寒韭菜只能卖上普通韭菜的价钱,运到长春等大城市,进入大超市,就能卖上大价钱。

眼看着自家的“孩子”在别人家就享有万千宠爱,就能卖上好价钱,洮北人尴尬不已!

痛定思痛。洮北人开始奋起直追,奋发图强,他们要打造属于自己的“金字招牌”!

有志者,事竟成。2008年8月,雪寒韭菜生产合作社成立,同年10月“雪寒牌”商标在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成功。截至目前,仅平台镇红塔村就有雪寒韭菜大棚722栋,占地面积100万平方米,222户农户从事这一产业,占全村总户数的60%,2015年收入近1200万元,户均收入53000元。

“品牌太重要了。我们拥有了统一的注册品牌雪寒韭菜,每公斤由原来的2-3元提高到现在的8-10元,利润翻番了,农民真正受益了。”洮北区平台镇红塔村党支部书记徐宝龙深有感慨。

2009年白城市洮北区民乐村绿色蔬菜专业合作社成立。该合作社针对市场需求,把小白菜、生菜、茼蒿等叶菜进行净菜处理,并于2010年注册“民心”牌蔬菜商标。2011年获得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签发的《无公害农产品证书》。2012年和2014年均被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评为金奖农产品。截至2015年,民乐村共有各类蔬菜大棚120栋,生产面积达48000平方米,小白菜、油菜、菠菜、茼蒿、香菜、莴苣、苦苣、辣椒、番茄、茄子、黄瓜、大葱、韭菜、萝卜等14个品种蔬菜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年产值360万元左右,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成立于2008年的白城市三合乡大海专业合作社,主要经营杂粮、杂豆、花生、玉米等农副产品的购销、加工、运输、贮藏、采购,自2012年起,花生加工逐渐成为合作社的支柱产业,2013年成功申报绿色食品有机认证,荆老五牌四粒花生米开始走进辽宁、黑龙江、北京、上海、山东等省(市)。

尝到自主品牌带来的甜头,洮北人信心满满,雄心勃勃。

近年来,该区把开拓农产品市场作为产业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重要环节,引导、支持企业积极开发绿色、有机食品,开展优质名牌产品的申报认证,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按照“依靠科技创新,突出增量提质、促进群众增收”的要求,突出特色优势,整合现有农产品品牌,防止“乱”、突出“好”、培育“优”、做大“强”,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加大了“一注册三认证”力度,全力打造知名农产品品牌。目前,全区已有12个品牌在省绿色食品办公室注册了商标,无公害蔬菜产品发展到23个。

以“名”作帆好行船。如今洮北的林海香瓜、洮河湾有机小米、“洮儿河”牌珍珠米……一批特色农产品先后打入省内外市场,形成了一张张闪亮的“名片”,成为备受区内外客商青睐的知名品牌,这些“金”字号品牌,推动了洮北农业品牌大转变,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打造品牌的同时,洮北也在擦亮品牌,致力于将更多的“洮北产品”推向全国,叫响神州。

在第九届中国长春农博会上,洮北区18个参展产品获得金奖。“白城”牌香瓜,“雪寒”牌韭菜、“洮儿河红”牌酱菜等众多品牌已经成为代表洮北特色的名片被省内外认可。 

产业起舞,沃野流金。强农惠民,洮北且歌且行……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