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于轻舟 赵广忠)为全面提高我市村级组织规范化服务建设整体水平,我市组织实施了村级组织规范化服务“六星一网”工程。一年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完成,全市村级组织规范化服务建设各项任务全面完成,成效显著。
进度快。各级党组织热情高、信心足、干劲大,自我加压,不等不靠。截至目前,今年全市计划改造的514个村已全部完工。计划外还完工165个村,实际共完成679个村,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73.9%,超额完成省委规定指标的269%。
投入大。各地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破解村级组织规范化服务建设“瓶颈”问题。据统计,今年全市共投入规范化服务建设资金1.15亿元,其中,市级投入28万元、县级投入623万元、乡镇投入1386.8万元、村级自筹5918.6万元、部门帮扶3544.2万元。工作中,大多数包保部门作用发挥的都比较好,特别是市直30个包保部门共投入帮扶资金881.16万元。使今年我市的村级组织规范化服务建设工作,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包括在投入上都走在了全省前列。
标准高。各地坚持因地制宜原则,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全面完成规范化服务建设任务,并且还打造了一批样板村。改造后的村部,功能齐全,设施完备。从室内看,普遍实行了“1+X”建设模式,即建立了村“一站式”服务大厅和各功能室,有的还安装了电子显示屏,购置了触摸查询一体机;从室外看,多数村实行了美化、净化、硬化、绿化工程,建设文化广场,安装健身器材。同时,还在服务大厅增设了电商服务窗口,在试点村设置了“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和村史荣誉室,进一步拓展了村部服务功能。
效果好。改造后的村部,基本上都达到了“六星一网”工程标准,有品味,很实用,特别是能够结合实际,采取电热板、煤锅炉、水源热泵等方式,解决冬季取暖问题。多数村墙体文化设计精美,体现出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有的村还将墙体文化延伸到室外围墙,一改过去“村村都一样,制度贴满墙”的现象。普遍落实了村干部坐班值班制度,开展领办代办服务和巡回服务,群众比较满意。规范化服务建设的开展,取缔了村干部办公室,建立了“一站式”服务大厅,改变了过去的“衙门口”形象,拉近了与群众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