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轻舟 赵广忠 佟宝成
镇赉县建平乡民生村,多年来由于人口多、耕地少、基础设施薄弱,是省级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今年,民生村党支部借助外力,激发内力,把“抓党建、促发展、保民生”作为加快发展、脱贫致富、改变面貌的治本之策,在短短一年时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级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经济建设成果显著,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全村各项事业建设成果闪耀出夺目的光辉。
抓党建,夯实发展基础
村级党组织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核心力量,村班子是否坚强有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一个村班子整体素质如何,影响全村的发展。在班子建设上,民生村注重突出一个“合”字,着力打造能人型团队。工作中,遇到不明白的问题,班子成员相互沟通、虚心请教;涉及关系群众切实利益的问题,共同研究、民主决策,不搞“一言堂”,形成一种团结和气的氛围和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在有关部门和乡党委的指导下,研究制定了党建工作3年规划,组织实施了“党建活动田”等多项党建重点工作。在抓好村班子建设的同时,注重在打造一支过硬的党员队伍上下功夫,采取技能培训、现场观摩、现身说法等方式,提高致富本领和带富能力。坚持把政治素质好、头脑灵活、有文化、会经营、善管理的年轻农民作为培养重点,优先发展经济能人和创业青年入党。几年来,先后发展35周岁以下党员8名、入党积极分子12名,为村党组织增添了新活力。针对无职党员不能、不愿、不会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问题,村党支部制定实行了无职党员分类设岗定责制度,让党员在村部改造、村屯建设、环境整治、技术推广等工作中争先锋、作表率,特别是在开展“党建活动田”工作中,村党支部凝聚力、号召力和党员带头示范作用进一步彰显。
今年3月,在上级部门和乡党委的帮助和指导下,民生村率先开展了村级组织规范化服务建设,打破原先“火柴盒”式的村部格局,采取“1+X”模式进行“社区化”改造升级。“1”,是指在村部设立“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X”,是指结合村部内部结构,灵活设置多功能室、“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卫生计生室、党员学习室、亲情驿站等,做到一室多用,同步配备相关服务设备,实现服务功能最大化。并将村部墙面悬挂的各类制度展板全部摘掉,所有内容录入电子显示屏和触摸屏,更加便于群众查询浏览。在配套建设上,把解决村部供暖问题放在首位,采取电地热方式保障冬季供暖,村部周围栽植绿化苗木。改造后的村部,院落整齐、大厅宽敞、设施齐全,既庄重规范,又充满生机和活力。在抓好村部改造硬件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在软件建设上下功夫、求实效。规范服务内容。在“一站式”服务大厅设置事务办理、政策咨询、党建群团、民事调解、创业指导、县乡巡回服务、电商服务7个服务窗口,每个窗口都列出服务清单,明确服务事项,目前共确定办理和代办事项56项。健全服务机制。制定了村干部坐班值班、延时服务、限时办结等18项制度,村干部农闲时全员坐班,农忙时轮流坐班值班,全面满足群众服务需求。印发《村级组织便民服务手册》,向群众公开服务场所功能、服务项目、工作制度和联系电话,提高服务群众工作的精细化、规范化、便捷化水平。改进服务方式。村干部常态化开展上门走访服务,以及代办、领办、约办服务,特别是县乡开展的巡回服务,极大方便了群众办事。现在村民都说,“村部改造后,不但干净整洁、通透明亮了,而且办事也方便多了!”
促发展,提供民生保障
针对全村经济发展缓慢的实际,村党支部从群众最急切、最关心的问题入手,牢牢把握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党建联系点的难得机遇,整合运用各方资源和力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富村裕民产业,努力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村班子研究制定了《民生村三年发展规划》,提出了3年内“修通一条路、开发一块田(示范田)、建设一个广场、扮靓一片村庄、发展一个产业、建设一个坚强阵地”的“六个一”工作目标,为民生村勾勒出一幅打基础、兴产业、促发展的美好蓝图。在此基础上,村党支部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挖掘自身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在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上求突破。香瓜产出高、收益大,而且建平乡的香瓜以口感好、耐储运享誉省内外,有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村班子研究后,决定依托建平香瓜这个品牌,引导村民发展香瓜种植。经过几年的培育和发展,特别是通过香瓜种植户实实在在的收益,让村民看到了发展香瓜的优势和潜力,种植积极性明显高涨。今年民生村香瓜种植面积达到70公项,仅此一项就让村民增收400万元。通过调整种植结构,2015年全村玉米种植面积450公顷,占60%,香瓜、辣椒、大葱等种植面积占40%,特色产业共让村民增收550万元。针对民生村实际情况,结合乡党委提出的“科教扶贫”思路,村班子研究制定了“4321”帮扶措施,即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和包保部门联系包保4户贫困户、包村乡干部联系包保3户贫困户、村“三委”成员每人联系包保2户贫困户、有能力的年轻党员每人联系包保1户贫困户。今年,县扶贫开发攻坚“三推进三提升”工作包保部门地税局和人寿保险公司投资10多万元,为2户贫困户各建一栋占地500平方米的蔬菜大棚,人寿保险公司还免费为241名低保人口办理了意外保险。此外,村班子通过协调扶贫部门投入190余万元,成立了天茂种养殖合作社,先后购入种羊1650只,一部分由合作社统一饲养,一部分发包给村民饲养。通过政府投入、村民承包、合作经营的方式,民生村养羊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今年6月份,第一批入股合作社的426名农民得到了第一笔分红,共计8.5万元。
保民生,促进和谐稳定
几年来,在各方的帮扶下,先后投资900余万元,组织实施了多项民生民利工程,让全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要想富先修路,驻村帮扶工作队和村班子成员通过多次与发改、交通等部门沟通协调,于2015年硬化村内道路3公里,修建排水沟1500延长米,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题。靠天吃饭是民生村农业发展的真实写照,有时旱天大田灌不上水,市县有关领导了解这一情况后,积极协调县发改、扶贫等部门,争取到23眼抗旱水源井项目,基本解决了大田灌溉问题。住房问题是关系到民生的大问题。村党支部加大协调力度,共改造泥草房201户,其中“三类人群”住房76户,新建住房125户。为292户村民免费安装了高清数字电视。过去村民吃水用的是小水井,含氟高、杂质多,村里协调水利部门对自来水进行改造,让村民吃上了干净放心的自来水。在此基础上,村党支部加大力度,彻底解决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修砌村民院墙3160延长米,全部进行了压帽和粉刷,并装饰了文化墙体;道路两侧安装太阳能路灯88基杆;屯内空闲地、道路两侧栽植各种绿化苗木2300多株;新修一处占地1万平方米、硬化30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配套安装文体活动设施24套、太阳能路灯12基杆、栽植绿化苗木800株,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另外,还新建一个225平方米的老年活动中心和淘宝办公室,在丰富党员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全村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民生村发生了可喜变化,旧貌换新颜。预计今年农民人均收入可达9200元,村集体收入可达20万元。村民的腰包鼓了,干劲更足了;村里的树多了,路宽了,环境也变整洁了;村民和城里人一样,住上了砖瓦房,吃上了自来水,看上了闭路电视,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而今意气风发的村党支部班子,正带领村民向更新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