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薄秀芳
当前,很多年轻父母因为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而将孩子交由父母抚养,使隔代抚养成为很普遍现象。如今常听到“现在的孩子真不好带啊”、“瞧这一身的毛病都是他姥姥、姥爷(爷爷、奶奶)给惯的”、“当初你们非得让生的,怨谁呀”……这不能不算是隔代抚养所带来的烦恼。近日,记者就这一现象,在市民中进行了采访。
老人全力带孙儿 父母管教成空谈
“妈妈生,外婆养,爸爸回家就上网,外公天天菜市场,爷爷奶奶来欣赏。”这个顺口溜是市民王女士家育儿环境写真。在市区内开女装品牌专卖店的王女士提起6岁的儿子满脸无奈地说:“唉,这孩子,让我父母给惯得不像样。”王女士32岁时才生了儿子,双方父母都极疼爱这个孙儿。孩子断奶后,王女士的母亲以从教数十年及退休的优势争得了带外孙儿的机会,将孩子接到自己家中。王女士和老公乐得大放手,恢复二人世界好不惬意。但渐渐地,王女士发现母亲对外孙的爱过了头。母亲则说:你小时条件不好,我要把对你的亏欠补在外孙儿身上。而王女士的公婆则以不能让孙儿输在起跑线上为由,不断输送美食、新式电动玩具等以示厚爱。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形成了任性、唯我独尊的习惯。有时王女士和老公忍不住说两句,小家伙就理直气壮地说:“这是我和姥姥的家,我讨厌你们,回你们的家去。”听着儿子的这些话,王女士和老公有时会忍不住要管教一番。可还没等她们说两句呢,就引来了父母的双双发难,斥责他们没耐心、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如今,王女士很后悔,当初不该图一时轻闲,将儿子交由父母带,这以后的教育可咋办啊?
媳妇生娃算交差 婆婆带孙很无耐
星期五一大早,家住长庆小学附近的刘女士接到儿子的电话,星期六要和媳妇去长春参加同学聚会,孩子就放在她这不接了。
刘女士孙女今年9岁,上小学三年级。孙女自上幼儿园就被送到她这里。那时老伴身体尚好,退休在家的她接送孩子倒也忙得过来。可一年前,老伴儿患糖尿病,刘女士提出让孩子回自家去住。媳妇当即表示,自家离学校远,不方便接送。儿子坚持接孩子回去的,两天后,孙女哭着给她打电话说:“奶奶我想回你们那,爸爸妈妈因我回家成天吵架要离婚呢!”孙女的话刺痛了刘女士的心,无奈,她主动上门接孙女回来。于是,只有周六、周日孙女回自家住。有一个周日,孙女在家没能按时吃上饭。事后,刘女士得知把儿子骂了。没想到,儿媳妇找她吵架理直气壮地说,当初是你们成天要抱孙子的,给你们生了让帮带带就推三说四的,你们有没有点责任心……刘女士说,孙女很懂事,每次回父母家那都小心翼翼的,唯恐引发事端。如今,孙女小小年纪就敏感不自信,刘女士担心长此下去,会影响孙女的身心健康。
老人过分的关爱 宝宝入托难怪谁
“坏……爸爸,我要去奶奶家,不上幼儿园……”在白城十三中附近某民营幼儿园门口,一个5岁左右的男孩儿声嘶力竭的在父亲怀里哭喊着、挣扎着,而父亲将他交到幼儿园老师的怀中后,迅速跑出门外坐到车上,这名董姓父亲介绍,孩子自出生就由母亲和岳母帮着带。今年春季,夫妻二人送儿子上幼儿园后,董先生的母亲因担心孙子,常到幼儿园探视、陪伴,致孩子先后被两家幼儿园劝转园。由于董先生工作忙、妻子独自带不了孩子,儿子晚上由奶奶负责从幼儿园接回就去那边住,周六周日也不回家。前段时间,董先生接到幼儿园老师的电话说,儿子快半个月没上幼儿园了。回家一问,竟是母亲心疼孙子怕在幼儿园受约束,背地让孙子在家放松放松。董先生不顾母亲反对,坚持要送儿子到幼儿园。于是,第一天送就出现了开头那一幕。董先生的妻子则认为,婆婆以老方式带孩子、观念不能与时俱进,已极大地阻碍孩子的成长了。
目前,纵观隔代抚养带来的问题,有社会大环境的客观性,更有人为性。不少年轻父母将孩子当成是降低生活质量的“千斤坠” ,不负责任的将孩子推给老人。于是,老人责无旁贷担起全职或兼职育孙的担子。但实践证明,隔代教育利弊参半。在老人身体及生活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充分利用他们平和的心态、丰富的生活经验,为年轻父母解决后顾之忧不失上策。但是也要看到老人有受历史条件和自身年龄特点的局限,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教育、理念上的不利因素。尤其,老人很容易产生一种补偿心理,把对子女的爱以及对孙辈的爱全部集中到孙辈的身上,过分迁就、宠爱,导致孩子出现任性、依赖性强、与父母对立情绪及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等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业内人士指出的,孩子出生的前几年,如父母不能陪伴在其身边,就很容易产生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在内心深处留下阴影。这就提醒年轻的父母要尽职尽责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不要过度依赖老人而放弃陪伴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老人要适度放手,做到关爱有度。只有这样,才能教育出身体健康、内心阳光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