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公安专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二十九年忠守岗位的“老黄牛”
他使协警队伍“转身”为“正规军”
柔情铁汉书写不悔人生
一心为百姓的警花“王丫头”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下一篇4 2015年12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二十九年忠守岗位的“老黄牛”
——记白城市公安局机关保卫处民警张中华
图为民警张中华向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讲解如何使用灭火器。 程威龙摄
 

●张国梁 王少军

他,没有惊世骇俗的豪言,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

他,29年扎根基层,立足本职,默默奉献。

他,就是白城市公安局机关保卫处民警张中华。

热心助人 收获快乐

2013年9月的一天。

白城市政府门口。

“同志,你好!”

“有什么事吗?”

“我是黑龙江明水县某镇村民,回家没有路费了,来找政府帮助一下。”

“大约需要多少钱?”

“六七十元吧。”

这时民警张中华从自己兜里掏出100元钱,说:“这是政府给您的。”

“真是太谢谢你了,我终于能回家了。”

民警张中华却说:“没什么,谁还没个难处呢!能帮就帮一把。”

据笔者了解,黑龙江省明水县某镇村民毛某来白城打工,没有找到工作,想回家却没有了路费,于是他来到白城市政府寻求帮助。民警张中华二话没说,就从自己兜里掏出100元给了毛某。

20多年来,在这个工作岗位上,类似这样的事,一桩桩、一件件,说不尽、道不完。仅2013年以来,民警张中华就帮助困难群众20多人。

对待每一个外来人员,张中华总是一张笑脸相迎、一个板凳相让、一杯热茶暖心、一声走好相送,为他们提供最热情的服务;对待同事,不管谁家有大事小情,他都热心帮忙,想方设法为其分忧。他在单位还准备了修理自行车的工具,院内同事谁的自行车坏了,他义务帮助修理。热心的他在政府机关院内人气很旺,年纪大的老远就喊“小张”,年纪小的则亲切地叫他“张哥”。

爱岗敬业 竭尽全力

很多人都认为,机关保卫处的工作就是看看门、登登记,能有什么事?但张中华却不这么看,他认为,机关保卫处是白城市委、市政府和公安局的“窗口”,代表着市委、市政府和人民警察的形象。他告诉笔者,整个机关的安全稳定系于机关保卫处,包括站岗值班、院内巡逻、巡查监控、案件受理、消防检查、秩序维护等,可以说“繁、杂、累、苦、清”是机关保卫工作的特征,可张中华一干就是29年。政府机关院内面积大、部门多、人多、车多,外来办事人员多,机关保卫工作涉及人、财、物、防火、防盗等,任务繁杂,管理难度大。29年来,他始终坚持早来晚走,没休过一天假,没空过一个岗,平均每年义务加班400多个小时。为此他多次缺席了与家人的团聚,没在家过过一个完整的春节。

张中华的妻子王洪梅告诉笔者,1990年结婚时有7天婚假,张中华只在家呆了两天,就回到了工作岗位。1997年,父亲去世,父亲出殡的第二天,他就又回到了工作岗位。29年来,他很少因个人原因耽误过工作。

2015年10月2日,在机关保卫处门口,笔者看到张中华正在单位擦玻璃,于是走了过去,他说:“今天院内各单位都放假,正好我现在不忙,给我的办公室做个大扫除。”就因为执着热爱,29年他没叫过一声苦、没喊过一声累、没说过一句难,工作第一已内化为职业习惯。

多年来,张中华一直坚持“定人、定岗、定时、定责”开展夜间巡查,及时检查出门窗忘锁等现象,有效地防止了盗窃案件的发生。他还帮助机关院内每个单位检查、更换、维修灭火器,安装安全出口标志和应急灯。

立足本职 勤勉尽责

2013年7月,针对政府机关院内视频监控探头少、死角多,部分监控探头老化不起防控作用的情况,张中华通过协调有关单位,对原有的视频监控探头进行了重新更换,同时还优化监控探头点位分布,经过40余天的选点、安装、调试,安装监控探头50余个。

2014年5月22日,政府机关干部小李来到保卫处报案称,自己停放在院内的一辆现代轿车左后侧车门被撞了。张中华根据他提供的时间段,调取监控录像,经细心查找,仅用了十几分钟即锁定了肇事车辆及车主刘某,并妥善处理了此事。

“在张中华的眼里始终有工作,心里紧绷安全弦,责任区里无盲区,他是我们机关保卫战线的‘安全筏’。”机关保卫处处长牛玉帮说。

29年来,张中华始终扎根基层、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赢得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赞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曾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嘉奖5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5次、“优秀公务员”6次,多次被白城市公安局授予“优秀保卫干部”称号,被白城市政府授予“文明职工”荣誉称号。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