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新闻
下一版4
 
内蒙古修鞋匠的白城情
图片新闻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下一篇4 2015年12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内蒙古修鞋匠的白城情

□本报记者 李彤君
 

来自内蒙古乌兰浩特市的修鞋匠代立柱,在白城打拼已有15年了,从推着三轮车在道边修鞋到现在开起修鞋门市,虽然身材矮小,但依然圆了自食其力、扎根白城的梦想。而白城也以海纳百川的胸怀,迎接着许多像代立柱一样的异乡创业者,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了第二故乡的温暖。

代立柱小学没毕业就辍学回家务农,因为身材矮小,怎么吃苦耐劳都无法改变家庭贫困的现状,直到31岁才和身有残疾的姑娘孙云英结为夫妻。乌兰浩特市与白城紧邻,一次偶然的机会,代立柱和亲戚到白城办事,一下相中了白城这座虽然不太富裕,但民风纯朴的边陲小城。他毅然推起修鞋车来到白城,想在这座陌生的城市打拼,凭借双手改变家庭的命运。

代立柱曾经在鞋厂打过工,有着粗浅的制鞋技术和经验,加之他做事认真、负责,服务态度又好,所以家附近居民的鞋有个大补小修都找他。修鞋店从当年的冒烟楼开到现在的门市房,代立柱夫妻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也在白城拥有了一席之地。

即便现在生意越来越好,代立柱依然不改认真做手艺的经营态度。无论是大活小活,从不怠工,更不糊弄,宁可自己吃亏,也要保质保量,让顾客满意,这就使得他的修鞋店一直宾客盈门。

有人说,生活不逼你一把,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强大。代立柱就是让生活给逼出来的那类人。

刚开始开修鞋店时,因为水平有限,难免赚不到钱,有时为了修好一双鞋还会弄伤了自己。他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地改进修补和清洗方法,使修鞋技术日臻完善。代立柱正是以高超的技术、良好的信誉、合理的收费,使店里的回头客越来越多。

在白城期间,代立柱的老父亲身患绝症,昂贵的医疗费用,让原本并不富裕的代立柱在创业时期又一次面临绝境。等到家里的日子稍微见了点起色时,代立柱双目失明的老母亲又患上了脑血栓。而妻子孙云英又左腿残疾,左手和身子无法协调动作,走路需要拧着身子,左手无法提东西,修鞋方面基本帮不上忙。这,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家庭。

孙云英长相俊秀,也很健谈,要不是因为3岁时患病发高烧,被用错药落下了残疾,说不定是个非常有出息的女孩。看到丈夫没日没夜的苦苦劳作,生活依然捉襟见肘,心脏一直不好的她,硬是用不太听使唤的右脚踩缝纫机,左手靠拽着衣襟保持平衡,制作了一双又一双鞋垫,换取微薄的收入,补贴家用。

在修鞋店,孙云英始终抢着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有些活,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就是举手之劳,但对于孙云英来说却异常艰难。就拿擦鞋来说,她只能站着擦鞋,不能坐着,左臂无力,只能用右手使用擦鞋工具。许多顾客看到她这个样子,都不忍心让她再干下去。她却乐观地说,你们不给我家送活儿,我们靠啥吃饭啊?

说到开修鞋店,代立柱夫妻俩深有感触。无论是他们所在的社区,还是周边的这些顾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用他们的话来说,是白城人给了他们生存的空间,给了他们活下去的信心。

有一年,代立柱夫妻俩租住在白城市十三中北的楼房里,虽然不是供热楼,但对于在道边摆摊修鞋的夫妻俩来说,也是极大的改善。因为楼房需要烧煤取暖,一到冬天,夫妻俩天没亮就得起来烧炉子,有时搬煤、砸煤块的声音大了些,就引起邻居的不满,没办法,俩人只能把煤块搬到大街上去砸,再运回楼里。有一天,洮北区瑞光办事处军民社区的吴主任偶尔路过看到这一幕,心里非常不舒服,马上上前了解情况。听说了事情的经过后,她主动找到有意见的邻居进行劝解,说明代立柱夫妻俩的实际情况和困难,取得邻居的理解和谅解。最后又动员邻居们和社区同志帮助代立柱夫妻俩把过冬的煤一次性处理好,解决了“扰民”的问题。

因为代立柱夫妻俩的户口在外省,无法享受本市的帮扶政策,但是俩人搞经营,涉及到工商、城管等方面的事务,军民社区的同志们主动上门服务,协助他们办理,在疏通下水、楼房维修等方面都给予代立柱夫妻俩极大的帮助,令他们万分感动。

许多在代立柱家修过鞋或擦洗过鞋的顾客都成为了回头客,既缘于老代的服务让人满意,又因为许多顾客有着强烈的同情心。看到这样一对离开家乡的患难夫妻,能如此不离不弃、乐观而坚强地面对生活,令人感动。顾客老王说,这样行动不便的人都能把日子过成这样,我们手脚健全的人有什么理由抱怨生活的艰辛?有什么理由失去生活的斗志?

代立柱夫妻俩也是非常自立自强的人,不想给政府找麻烦,得到社区的这么多帮助,他们说:“只有为顾客好好服务,才是对白城人最大的回报。”说起在白城安家、扎根,代立柱、孙云英感触万分。虽然在白城至今没有一间属于他们的房子,虽然因为户籍不在本地无法在白城享受到本地的许多优惠政策,但是,是白城这些热心又善良的人们给了他们真诚的帮助,对他们赖以生存的一技之长给予了极大的认可,这一切,才是他们愿意留在白城的真正理由。

如今,代立柱的儿子代亮正在学习汽车修理技术,他未来的愿望是像父母一样留在白城,尽快地走上工作岗位,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

在白城210万人口中,有许多异乡的平凡外来务工者,他们扎根白城,建设白城,与这片黑土地染成一色,融为一体。白城,也给了许多像代立柱夫妻这样的异乡儿女一片施展才能的天空,与白城发展、前进的节奏一起律动!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