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水是生命之源,更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2015年,我市着力改善民生,新建改造市区二次供水泵站10座,解决1.3万户居民用水难题。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
由于楼房老旧、供水设施老化,我市老城区内五层以上楼房经常出现缺水、停水现象,这曾经是困扰我市2万户高层住户多年的老大难问题,随着2015年白城市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全部完工,这一难题得到了根本性解决。
家住市区通业小区5号楼六层的居民,忍受了好几年的缺水困扰,如今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一位居民告诉笔者,以前周末休息想睡懒觉都不敢,起床稍微晚一点脸都洗不上,就连一日三餐的用水都很难保证,缺水严重影响他们家的生活。
2014年,为了提高全省城市居民饮用水的水质水量,吉林省全面实施城市二次供水改造工程。我市率先启动,以改造老旧散小区二次供水陈旧设施及陈旧管网为重点,利用两年时间实现了全市城市二次供水设施全更新、居民24小时供水全覆盖。到2015年10月,这项工程全部完成。
在实施城市二次供水改造的同时,我市还对小区单元楼年久失修的污水管网进行了改造。2015年,我市新建、改造污水管网40公里,维修、新建污水泵站三座,改造了污水处理厂氧化沟设施,启动建设了中水回用和污泥处理处置工程,确保达到国家住建部对已建成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75%和污水处理率85%的要求。
在洮北区平安镇中兴村,村民们不仅和城里人一样住上了楼房,生活条件也随之改善,吃上方便安全的自来水就是变化之一。
中兴村的饮用水也是白城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一个贡献,这里的供水管道和供热管道相伴铺设,确保了水管不上冻,冬季用水不受影响。
我市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坚持将水质化验是否合格作为一项硬指标,实行一票否决,保证水质达到安全饮用水标准,并实行跟踪观测、检测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为了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期发挥效益,我市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建立健全了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基层组织也完善了规章制度和具体管护措施。在工程运行管理上,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乡镇水管站统一管理、村社集体管理、承包给个人运营管理三种方式,并签订工程管护合同书、服务承诺书,将责任落到实处,杜绝和防止工程建成后由于管理机制不健全而衍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