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耋耄之年,儿女也都抚养成人,按理说,老人们的使命也算完成了,可以好好安享晚年。然而,不少老人仍然选择白天在家买菜做饭,照顾孙子,只有晚上才能偷点闲去散散步跳跳广场舞。而家住洮北区的谭国英老人选择的应该算是极少数老人选择的老年生活,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很文艺的老年生活方式:书法、绘画、摄影,教孙子书画……
近日,在谭国英的家里,记者看到了一间“慈母书香屋”,本以为就是一间普通的书房,可一踏进去,一股墨香味瞬间扑来。屋里的四周挂着书画作品,书桌上整齐地排列着笔墨纸砚,窗台下摆放着翠绿的花花草草。记者了解后得知,墙上挂的书画都是谭国英老人的作品。初次与谭国英见面,记者很难相信眼前这位精神矍铄、腿脚利索的老人已有82岁高龄。说起记者前来采访的缘由,谭国英笑着说:“我就是一个普通的老太婆,根本不值一提!”
谭国英的老家在湖南湘潭。25年前,谭国英从湖南湘潭医院退休,为了帮儿子照看孩子来到了白城。生长在书香门第世家的谭国英自幼便喜爱读书学习,照顾孩子们的空闲时间,谭国英听人介绍老年大学是个好地方,加入学习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我当时只是觉得进去消磨时间,没想到‘上学’后我进入到了另一个精彩的世界。”谭国英笑道。至今,她已经在白城市老年大学学习近10年,不但结识了很多老年朋友,还学会了画国画、写书法,但凡学校开设过的课程,她都一一认真学习。
记者随手翻开老人案上的一本笔记本,摘录了许多名诗名句。“我很喜欢诗词,遇到好的都会抄下来,再写成书法作品。”随后,老人拿出了自己摘抄的最得意的作品《毛主席语录》。蝇头小楷遍布纸笺,让人不得不折服。交谈中,谭国英还拿出了这两年她画的作品,有各式各样争芳斗艳的花朵、有风格多样的人物以及不同的生活场景,多数题材以花草鸟兽为主。谭国英说:“老年大学的课程我都有兴趣学,活到老,学到老,我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每天都坚持写、坚持画。”
谈起婆婆谭国英,儿媳袁娟竖起了大拇指:“老妈身体好、明事理,虽然身材瘦小,内心却无比强大。家人都十分佩服她这种不断进取的精神,现在很多年轻人缺少的就是这种学习劲儿。”袁娟告诉记者,老人的书画作品虽然简单,但很质朴,经常受到街坊邻居和亲戚朋友们的喜爱,邻居们有时还会登门求画,看到自己的作品被认可,老人很开心,总是热情相赠。
在谭国英的书房里,记者发现了一本名为《岁月》的打印本回忆录。老人向记者介绍,这本回忆录是她在1997年5月28日开始写的,共有10万字,经过5次修改后,正式完成创作是在2000年12月12日。“岁数大了,总爱回忆过去几十年的生活,这本回忆录记录了我的父亲母亲,记录了我从出生、上学、成家的一些刻骨铭心的经历。”谭国英说,她将这本回忆录留给她的孙子孙女,目的就是为了鼓励他们坚持学习,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踏实做事、本分做人。
如今,谭国英的3个子女都事业有成,大女儿和三女儿分别在广东和瑞典工作,二儿子在白城做生意。每逢周末、节假日,儿子儿媳、孙子孙女与谭国英欢聚一堂,陪她聊聊天,听她“汇报”最近的学习情况……在孩子们的心中,谭国英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家里尚有一位不断学习的老母亲,我们哪能停止前行的步伐呢?”儿媳袁娟笑着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