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
我市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市强制隔离戒毒所
学习《准则》《条例》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大安市国税局延时服务获纳税人点赞
镇赉柳编出口实现首季开门红
图片新闻
洮南市地税局“金税三期”系统
成功办理第一笔业务
送展水机遗落出租车内:好险
民警全力帮寻失而复得:感激
华丽转身后的新跨越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下一篇4 2016年1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
——“十二五”白城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九
 

●白城市统计局

“十二五”期间,全市贸易流通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消费品市场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商品流转规模和市场容量不断扩大,消费结构升级换代,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不断发展壮大,消费品市场商品丰富,物价平稳,市场秩序日渐规范。在全市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商品市场始终保持着繁荣活跃、稳定增长的良好运行态势。

一、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经济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近五年,全市坚持创新流通方式,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引导消费结构升级,消费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创新高,消费品市场规模扩张进入了新阶段。2010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2.2亿元,2015年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9.3亿元,年均增长13.8%,是2010年的1.9倍。

二、批零业成为中坚力量,助推消费快速发展

批发零售业作为推动消费品市场快速发展的主体力量,五年间,不断成长壮大。流通企业紧紧抓住国家扩内需有利商机,积极组织货源,市场上各种档次的商品琳琅满目,满足不同消费层次需求。适时开展打折、让利促销等活动,商品售后服务更加完善,让消费者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吸引和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

三、消费水平逐年提高

在“十二五”期间,全市人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消费水平逐年提高。随着全市综合经济实力日益增强,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居民消费观念逐渐改变,消费意愿持续增强,购买力上升,消费结构逐步改善,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大大加快。白城市城乡居民消费由必须型逐步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特别是近年来实施的棚户区改造,使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得到了切实改善,引导了消费结构升级。城乡居民对住、行、游的消费需求迅速上升,住房、汽车等成为消费热点,汽车类、通讯类和保健品类消费品大幅增长。

四、电子商务从无到有,发展步入快车道

2013年9月底,通榆县农产品电子商务项目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启动,引进杭州常春藤实业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了吉林云飞鹤舞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注册了“三千禾”、“大有年”品牌,主营通榆特色农畜产品。先后在天猫、淘宝、1号店、京东、1688开设了“三千禾旗舰店”、“三千禾弱碱粮仓”、“云飞鹤舞官方旗舰店”,实现在线上较大电商平台的布局;2015年,通榆县已通过电子商务渠道销售农产品730万斤,销售额达5500万元。

2014年11月,在市政府的支持下,通榆县与阿里巴巴集团签订合作协议,成为继浙江桐庐县、广东阳山县后,全国第三个阿里巴巴集团“千县万村计划”农村淘宝示范试点县。该项目主要通过在县城设立农村淘宝服务中心,在行政村设立农村淘宝服务站,培训合伙人帮助农民网上代买生产生活用品,代卖农特产品等。通过代买首先实现网络进村、快递进村,打通农特产品网上销售的基本通路,最终实现农产品网销。

2015年,电子商务在全市范围内全面铺开,电商企业已发展到2344家,B2B电子商务企业共24家,应用第三方平台开展业务的B2C企业共40家,运用各种网站办理、宣传推介业务的大、中、小型企业279家;以个人形式开展电商业务的C2C商家2000户以上,从业人员仅数千人。在网络购物方面:2015年,白城市每百人中互联网网上购物人数为20人;网民团购使用率达10%,网民网上银行的使用率为20%,网上支付的使用率为19.5%,宽带覆盖率约为80%(我市203万人口,约160万互联网用户)。电子商务发展已初具规模,已成为白城新兴服务业的代表行业。

运用互联网电子商务加快推动了白城农产品的推广和销售,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使白城的企业加快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基地化和产业化,缩短了与国际国内现代化企业的距离。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