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是关乎芸芸众生的文化行为,是表达人生爱恨情仇的舞台艺术。原创话剧《生命密码》(导演王延松、编剧夏强),自2015年7月8日首演以来,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已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超过了70场,约10万观众从剧中含泪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原本不全在索取,更在于平凡之中的付出与奉献,这正是崇高的人间大爱。
该剧的基本情节是保险公司职员林萍为素不相识的小天使晶晶捐肝换肝,它体现出一个普通人的高尚情怀,展示出一位女性与母亲对下一代的大爱,这是最令人感动之处。
这出戏在形式上极为朴实,有点像舞台上的室内剧,全部事件几乎都是在室内发展,保险公司、医院的病房与手术室、小晶晶家的阁楼和林萍的家中。可是这个室内剧却把人心深处的震颤体现得非常充分,因为在舍弃了外界环境之后,可以把所有的笔触都集中在小晶晶与林萍这种不是母女胜似母女的情感中,又把小夫妻的误解和自己家人的不理解,把两个家庭之间的隐形冲突充分地体现出来。
作为一个女人、一个社会自然人、一个母亲和妻子,尽管当时是在无意当中脱口而出答应换肝,林萍也有过后悔,但她有一句用生命写就的格言,就是一个人要信守诺言,这既是作为一个保险人的最高职业道德,也是作为一个社会人千金一诺的良知与责任。
当前,有一些人不相信还有崇高和高尚的人。林萍从平凡走向崇高,她让每一个观众都获得启示,让大家看到整个社会的关爱,看到慈爱的阳光普照天地。这出戏,不管在北京演出还是外地演出都能够获得好的评价,因为它从根本上不是一出行业戏,而是一出在相对冷漠的世界温情地活着、热情地奉献着的人间好戏。这个戏在不经意之间,触摸到了大家在比较富足之后开始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的这一社会转折点。
尽管该剧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还是有一些加工提高的空间,如果能把戏中情节的扣子扣得更紧,戏剧性更加强烈,个体、典型、类型与群体的关系梳理得更顺一些,它会更加真实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