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姜伟明)2015年,大安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村经济在培育特色中持续增长。
粮食生产拾级而上。制定出台了《全市农村重点经济工作指导意见》,农村“十大工程”扎实推进,粮食产量连续三年突破21亿斤。
农民收入再攀新高。发展棚膜园区32个、特色作物36.3万亩。新(改、扩)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43个,牧业增加值实现“四连增”。人均纯收入农村达到6370元,增长10%。
带动作用更强。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户,树立“三名”组织典型180个,2个合作社成为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被评为“全省供销合作系统综合业绩先进市”。
新农村建设马力十足。实施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成功打造联合乡兴业村、太山镇高家村等10个环境整治示范村。安广镇永富村、四棵树乡建设村被确定为省级“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基础设施持续改善,路通了,灯亮了,树多了。
农村改革波澜壮阔,层层递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32万亩,土地整理新增69.7万亩耕地规范发包。完成5个乡镇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农村信用联社改制成农村商业银行。
扶贫攻坚,披荆斩棘,决战决胜,号角嘹亮。全面推进精准扶贫“十三项工程”,有17个贫困村实现整村脱贫,2.38万人“甩贫帽”。
农业生产条件实现新突破。植树造林7.6万亩,清收林地1.05万亩。启动松原灌区大安龙海灌片工程建设,实施“河湖连通”工程两个子项目和嫩江、洮儿河险工险段治理等重点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