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新闻
下一版4
 
图片新闻
洮北区打好专项整治攻坚战
主动祛除“节后综合征”
打造“航母”破浪行
精准扶贫的大安实践
本周我市气温起伏较大
政务大厅质监局窗口从小事着手打造优质服务
五世同堂团圆年
市公安局挥出“组合拳”严打“盗骗”犯罪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2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精准扶贫的大安实践

●刘大易 吉林日报记者 高大伟 孙寰宇
 

新春已至,雪野情浓。地处吉林西部的大安正奔涌着一股脱贫攻坚的热潮:市领导马不停蹄地带领工作组深入偏远乡镇、贫困村屯,帮助把脉会诊,共商精准扶贫大计;乡镇干部、驻村工作队走村入户嘘寒问暖,筹划一对一的脱贫项目;冬闲人不闲的农户扎笤帚、种大棚、搞养殖、加盟“邮掌柜”,甩开膀子脱贫奔小康……

“扶贫脚步一刻未停,攻坚力度一直不减。”作为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大安是典型的农业县,农业人口占比和农村贫困人口占比均达六成之多,巨大的贫困人口基数一直是压在大安经济社会发展道路上的一块石头。

近年来,大安始终坚持把扶贫作为抓民生的主攻点,通过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扶贫网络,建立组织、识别、制度、考评“四个体系”,打好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龙头带动等组合拳,该市农村贫困人口由2011年初的16.8万人,减少到目前的4.53万人,脱贫12.27万人,脱贫率达73%,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的精准扶贫开发新路。

抓产业 拔穷根

“以前种地,一年下来就剩几千元。2015年通过发展棚膜经济的扶贫政策支持,帮助我家建了一栋大棚种菇娘,一茬就卖了1.1万元。没想到小菇娘让我脱了贫。”58岁的太山镇长春村村民张秀云心直口快,道出了自己脱贫的秘籍。

隆冬时节,寒气袭人,安广镇永庆村满良窝棚屯高亮家的蔬菜暖棚里却是春意盎然,茄子、黄瓜、芹菜争相斗艳,一片生机勃发景象。“这一冬下来,净赚几万元不成问题。”高亮为自己选对了致富门路感到特别开心。

在龙沼镇太平村,依托扶贫项目,农民田志勤的养猪场摊子支得越来越大,年出栏育肥猪800多头。他招收12名贫困残疾人常年在养殖场干活,还为他们缴纳了养老保险、合作医疗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他的这种帮扶解困模式被誉为“基地+托养”的创新模式。

近年来,大安在产业培育上精准扶持,以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和劳务输出业“三大致富产业”为依托,引导扶持贫困人口融入进来脱贫致富。2015年新建了386栋大棚,扶持贫困户种植黄菇娘、西甜瓜和反季节蔬菜,有1134户贫困户3951名贫困人口实现了当年脱贫。

2015年,大安投入扶贫资金1555万元,扶持全市707户贫困户养羊。据了解,当年有1482户4503人通过养殖业实现脱贫。未来3年,大安将再建2000栋羊舍,让3700人敲开致富门。

抓项目 治穷貌

“昔日盐碱地成为大粮仓,农民脱贫盼来了好项目!”种田大户寇占友带领30多号人马从春忙到夏,从夏忙到秋,盐碱地里长出了“金稻穗”——他承包的200公顷土地,每公顷产量都在万斤以上。而受益的不单单是寇占友一人,还有和他一起打拼的贫困农友。

经过多年的努力,大安灌区和吉林西部土地整理重大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完成,全市有14个乡镇、90个行政村和5个场站受益,新增耕地31.57万亩完成发包。大安充分发挥这一项目在促农脱贫中的作用,2015年使项目区内的468户贫困户1115名贫困人口通过个人和依托合作社承包新增耕地实现脱贫。这只是大安市围绕生产提效、生活提质、生态提标上项目、促脱贫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大安市整合扶贫项目和资金,着力改善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状况。实施水源工程项目。投资660万元为水源条件差、全程灌溉能力差的村屯打井300眼,增加有效灌溉面积4500亩。从今年开始,将集中资金为38个全程灌溉能力差的贫困村屯打井930眼,增加有效灌溉面积1.4万亩,让4500人脱贫。实施路网工程项目。2015年投入扶贫资金1470万元,修“村村通”公路35公里,完善了18个贫困村的村屯路网建设,直接受益贫困户1100户贫困人口3500人。未来3年将新修“村村通”180公里。

抓龙头 治穷病

“我将1.6公顷土地以每公顷1万元的价格流转给合作社,我在合作社打工,每天100元工资,让我看到了脱贫的希望。”63岁的安广镇永富村贫困户张财说。

近年来,大安依托全市45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941家专业合作社、167个种养加协会和3000名经纪人队伍,探索形成了“公司+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家庭农场+贫困户”3种扶贫模式,支撑起精准扶贫的新天地。

在安大牧业这个国家级龙头企业的带动下,2015年在贫困村建设标准化鸡舍100栋,采取“1+9”运作模式,使900户贫困户2484名贫困人口实现当年脱贫。

两家子镇同权村长发屯大荛子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入社贫困户67户214名贫困人口,种植笤帚糜子和加工笤帚,年人均可实现收入1.5万元以上。2015年,该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吸纳1023户贫困户2588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安广镇永富村的民意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每公顷1万元的价格从农户手中流转土地158公顷,同时吸纳流转土地后的62户贫困户198名贫困人口通过季节性打工,实现每人每天120元左右的收入,每年可实现收入1.5万元。2015年全市通过流转土地后打工脱贫致富的贫困户有873户贫困人口2329人。目前,全市共有25万亩土地流转到各类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手中,实现了土地规模化经营带来的发展效益和贫困群体增收的双赢。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