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华
在镇赉县博艺柳编公司编织车间、农家炕头上,柳条在姐妹们手里上下舞动,不起眼的柳条,经过姐妹们的巧手,变成精美的柳编工艺品,“巧姐”在多了一门手艺的同时,又多了一条来钱道,企业每年安排季节性工人300多人次,同时为13名残疾人提供就业途径,教她们学技术,让她们自食其力,让特困家庭有收入、有活干、有生活来源。
正在农家炕头上忙着指导妇女编织技术指导的赵敬霞是镇赉县博艺柳编工艺制品有限公司的女主人,她用自己的巧手带动起更多贫困姐妹走上幸福路。
赵敬霞平时生活紧张忙碌,既要做公司的柳编技术指导,还要负责报关及外贸出口等业务,很多事情需要她去协调调度,她将产品创新研发作为第一要素,不断推陈出新,经过潜心设计先后为长春农博会、东北亚博览会、义乌国际博览会开发了纪念品,得到组织机构的高度认可。功夫不负有心人。柳编作为民间艺术产品,以绿色、环保,实用性和观赏性强的独特优势,在每年春秋两季广交会上,备受国外客商青睐,柳编产品已远销到澳大利亚、美国、意大利、日本、荷兰、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富一方群众、兴一方经济的朝阳产业。
赵敬霞有计划联系农村贫困妇女进行柳编专业技能培训,对贫困姐妹免费技术指导,使更多的贫困姐妹经过她的培训、指导后做起了柳编加工。通过赵敬霞的带动,让更多姐妹加入到柳编这个行列。
作为首批“吉林巧姐”手工制作示范基地,赵敬霞先后培训下岗妇女及农村贫困妇女300多人次,教她们学技术的同时,免费为她们提供原材料,回收产品,为广大妇女找到一条不出家门就能增收途径。
镇赉县镇赉镇新立村贫困妇女贾敬霞供学生上大学,家庭收入低,经济来源紧张,赵敬霞了解情况后,给她免费提供原材料,免费提供技术,回收产品,每天可以赚到20至50元的工资。贾敬霞非常感动。
村民贾敬霞感动地说:“现在正在给外商编织果篮和园林花篮,坐家就可以编织,孩子上学挺困难的,赵敬霞给我提供了这个生活来源,我刚学会半个月,一天就能编三套篮,每天能挣30-40元,多时能挣40-50元。”
为了更好地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和企业管理能力,赵敬霞参加了吉林省创业女性素质提升班,通过系统学习,开阔了眼界视野,现在,她已注册了自己微店,在这里进行企业品牌、产品推广,发布销售信息,利用互联网足不出户建立贸易关系。2014年11月,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 江河万里行”摄制组对其进行了全程拍摄,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2014年8月,赵敬霞本人光荣当选为吉林省妇女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代表。
如今,赵敬霞采取“车间+炕头+困难户”的编织经营模式,大力发展特色手工制品,实现了妇女姐妹分散加工和企业规模生产的有效对接,使特困家庭人员坐在家里就能转移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