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光远 史红哲 商智刚
通榆县农业银行瞻榆分理处主任崔克旺,加入到农行的大家庭一干就是近30年。他凭着对农行事业的满腔热情、勤奋踏实的实干精神和骄人的工作业绩,从一名基层普通信贷员成长为优秀的分理处主任。这些年,他兢兢业业,为农行事业,为服务“三农”,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了万千村民的致富花朵。同事们说他做事有一股“拼劲儿”,工作有一股“铆劲儿”,执行制度有一股“犟劲儿”,是大家公认的“拼命三郎”。
2009年,瞻榆镇粮食直补代发业务由当地信用社转户到农行,涉及20个行政村、1个国营林场。他带领8名客户经理,在所辖的3个乡2个镇2个畜牧场,进屯入户扎实工作。经过53个日夜的奋战,开办惠农卡6300张,覆盖率达95%,代发农户6656户,代发金额1700万元,达到户均一张卡,激活率达到100%。2010年6月,粮食直补担保贷款工作借助5个乡镇(场)粮食直补代发业务,共发放粮食直补担保贷款1.15亿元,占白城分行此项贷款投放总量的50%,初战告捷。如何更好地对接经济发展?崔克旺与班子成员统一思想,明确了经营战略:主动融入地方发展,全力支持项目落户和产业结构调整。打出两张牌:成立信息捕捉组,做到先知先觉;成立攻坚队伍,主动靠前营销。为推进“三农”业务发展,他带领客户经理深入所辖村屯,了解贷款需求和使用情况,与镇政府联手开展“银村共建”,在所辖的乡镇(场)打造了5个信用村,累计投放各项贷款8000余万元,到目前没有一笔不良贷款,赢得百姓信赖,得到政府认可。
崔克旺是分理处的“一把手”,是客户眼中的“财神爷”,上门找他贷款的人络绎不绝。为杜绝人情贷款,他将贷款条件公开在营业大厅,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几年来,经他审批的贷款累计10亿元,从未介绍一笔人情贷款,为此,他得罪了不少人。直补贷款是个“旱涝保收”项目,但政策不以行业的意愿为转移。有一年,大部分直补贷款由于直补额减少将出现逾期。面对这一情况,他首先积极协调5个乡镇财政部门,双方核对账务尽快扣收,组织客户经理电话催收,累计通话次数1万多次。同时组成四个工作小组,走村串户,连续28天实行白加黑工作模式,全力以赴清收不良贷款,走访1200多户,清收逾期贷款1012万元。
他倾情服务“三农”,对员工更有着深厚的感情,但对家人却是有不尽的愧疚。在乡镇(场)负责人眼中崔克旺就是救苦救难的“菩萨”;在员工们心中,他为人忠厚实在,从不摆架子,平易近人。崔克旺在基层摸爬滚打20多年,一言一行都坚持“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常年累月,一心扑在工作上,单位就是他的家。很多次感冒发烧,打完吊瓶拔掉针头就回单位。清收途中几次由于低血糖险些晕倒,但第二天仍然坚持提前到岗。日常工作中,他提出的目标是,把支行下派锻炼的大学生培养成复合型人才,瞻榆分理处成为了支行大学生培训的基地。
在妻子眼中,崔克旺是一个有担当、怀大爱、守本分,值得托付的好男人。她身体不好,经常生病,作为丈夫,崔克旺不管工作多忙多累,只要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给妻子熬中药。在母亲眼中,崔克旺是一个孝子,但有时却“不尽孝道”。2015年初,母亲突发心脏病住院,妻子怕影响他工作,没有告诉他,第三天他从乡下急忙赶到医院。母亲责怪而又心疼地说:“老三忙啊,忙的连他妈都忘了……”
崔克旺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农行人,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没有豪言壮语的表达,可他却用自己全部的经历、忘我的奉献和执着的坚守,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清廉为民的本色,展现出新时期农行人兢兢业业、勤奋务实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他连续四年被农业银行白城分行授予“特殊贡献奖”。2013年被省行授予“百佳员工”和“百名服务标兵”称号。2014年被省行推荐为中央电视台“服务三农人物”。2015年,被省行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被总行授予百名服务“三农”好客户经理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