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秀财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提“美丽中国”、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来,镇赉县委、县政府紧跟党中央步伐,高瞻远瞩战略谋划,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大地遍染绿色,天空湛蓝清新”成为镇赉县最精致的城市名片。
开展环境保护宣传工作,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为了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全民环保意识,提高公众参与环保和改善环境的积极性,镇赉结合实际情况,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呼吁人人行动起来,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共创绿色未来。
2015年是新《环保法》实施的第一年,年初以来,镇赉县加大对新《环保法》的宣传力度。组织开展《环保法》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军营、进农村的“六进”活动。同时,在“六·五”世界环境日开展发送手机环保公益短信、播放环保公益广告以及电视讲话等系列宣传活动。通过深入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培养居民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热爱社会公益事业的品质,倡导环保型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引导公众选择低碳健康生活方式。开展节能减排宣传,提倡我与环保同行,积极宣传用节能灯等志愿宣传实践活动,提高居民对节能减排、生态建设、低碳经济的认识,引导人们提高环保道德素养。
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当好“哨兵”和“耳目”
县环境监测站内强“筋骨”,外树形象,加强监测能力建设,全力以赴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加大监测设备资金投入。县环境保护监测站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积极争取资金,不断加大标准化能力建设投入。近年来,累计投资170万元,购置气象色谱仪、十万分之一电子分析天平、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等监测仪器设备28余台(套)。进一步提升了环境监测综合水平,为环境监测提供了更加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数据支持。
加强环境保护业务知识学习。采取走出去培训学习、开展技术大练兵等方式提高监测人员业务素质,确保各项环境监测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现已具备了水、气、声三项36个小项的监测分析能力,涵盖了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和污染源监测中的基本项目。并相继通过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评审,取得了计量认证资质证书,具备了向社会提供科学、公正、准确、有效的监测数据的能力。
几年来,该站通过加大莫莫格保护区内企业和重点污染源的监测频次,为区域环境安全提供数据支持2144条。促进了保护区内自然环境的改善,为白鹤栖息、繁殖创造了良好条件。
强化过程管理,提升环评审批效能
为提高环境管理效能,镇赉县优化审批流程,提高行政效率,提升服务质量,严把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关,坚持从源头上严控污染物排放。
严把环评准入关,有效控制新污染源和生态破坏的产生。重点把好“四个关口”:一是严把产业政策关。凡不符合国家产业和技术政策的项目,坚决不批不报;二是严把布局关。新建项目的选址必须符合发展规划,凡布局不合理的项目,坚决“卡死”;三是严把污染物排放总量关。本着“增产减污”的原则管理建设项目,促进经济和环保同步发展;四是严把建设项目监督关。注重新建项目全过程环境监理和竣工验收,坚持投产时污染物排放不达标不验收的原则,确保环评审批率达100%、“三同时”执行率达100%。同时,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实行分类管理,分级审批,特别是污染严重、能源消耗多或工艺不常见的项目,均由审批领导小组或专家组集体讨论决定。
细化审批服务措施,全力推行阳光环评。坚持“百姓无小事”的原则,一切从方便群众办事出发,细化服务措施,充分发挥政务大厅环保窗口的作用,做到“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改进服务方式和方法。同时全力推行环评政务公开和公众参与,对新的环保要求以及一些重要文件规定及时通知项目单位,打通联系群众服务“最后一公里”。互联网平台,从环评文件受理、拟审查意见到环评审批实行全过程公开,在阳光下操作,使环评审批管理更加公开、透明、规范和高效。
强化日常环境监管,提供全程咨询服务。按照环境保护“三同时”的要求,对已获得环评审批的项目实施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服务与指导,做好环保法律法规、政策、技术跟踪服务,指导项目建设单位按照环境评价文件和批复的要求落实各项环保措施,真正为项目建设实现绿色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