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杜宁宁)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镇赉县镇赉镇新立村想办法、出实招,确保在脱贫攻坚工作推进过程中精准识别、精准施策。
把握标准,精准识别。他们首先严把“八进六不入”标准,精准确认贫困户。在确认贫困户过程中,针对农户申请情况,把握评议和初选工作重点,召开村民代表会、三委联席会,逐户评议、严格审核,按照“八进六不入”标准,反复筛选比对,精准确认贫困户。
“八进”即主要把八种情况的农户纳入到贫困户中:家庭主要劳动力死亡、孩子未成年的农户;鳏寡孤独的农户和单亲家庭;家庭主要劳动力长期生病、不能从事基本劳动需大病救助政策扶持的农户;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口占家庭人口一半以上的农户;住土坯房,不避风雨等危房且不适宜生存、需搬迁的农户;因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及其他原因造成家庭特别困难返贫的农户;因子女上学返贫的农户;有产业发展意愿,资金困难,需扶持的农户。“六不入”,即六类人不能进入扶贫对象范围:在城镇购买商品房或高标准装修现有住房的农户;家庭拥有小轿车、运输车辆的农户;拥有大型农机具的农户;经商办企和长期雇佣他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户;吃“财政饭”的;家有公职人员的农户,这六类农户他们坚决不予纳入贫困户。由此,该村确认贫困户共335户,650人。
同时,他们做到“真实准细”,达到“三个统一”,精准建档立卡。在建档立卡过程中主要做到“真实准细”,即入户调查真(帮扶单位、镇包村干部、村干部、第一书记真到户)、数据填写实(据实填写表册)、贫困分类准(召开村民代表会、三委会打分确定一般贫困户和特困户)、措施项目细(项目具体到产出和预期效益)。建档立卡达到“三统一”,即贫困户精准扶贫计划表、贫困户登记汇总表、扶贫手册相统一。一是结合村实际情况制定贫困户精准扶贫计划表,帮扶措施主要定位在养殖业开发、种植业开发、种植产业结构调整、电商产业、教育扶智、医疗救助、劳务输出、家庭手工艺、发展个体工商业等方面。并通过入户征求群众意见,结合村里产业实际,和贫困户面对面填写,共同确认产业扶持项目,还注重项目叠加作用,即每户都至少保证有2到3项具体帮扶措施,确保脱贫实效。在资金来源方面,该村贫困户除打工、教育扶智、医疗救助以外,发展产业项目资金来源主要是依托帮扶部门人民银行提供小额贴息贷款,发展模式为自建自营。其中,针对徐清飞家实际,采取的帮扶措施是帮助他协调小额贴息贷款5万元,帮扶他棚膜经济种植香瓜,种植面积2.5亩,通过自建自营帮助他脱贫致富。二是贫困户登记汇总表。贫困户登记汇总表里的主要数据来自贫困户精准扶贫计划表,在填写录入过程中强调户主身份证号码、贫困户属性等对应数据必须保证完全一致。三是扶贫手册。按照要求,贫困户手册一式两份,保证村、农户各一份。除基础信息外,具体帮扶责任人栏做到“六必填”,即有县领导帮扶的、有帮扶部门领导帮扶的、第一书记、帮扶工作队、镇干部、党员、村“三委”成员等必须填写。扶贫手册中重点突出帮扶措施,把它当作一项重要内容来填写,措施内容做到与贫困户精准扶贫计划表一致,每一项措施都明确项目名称、建设规模、发展模式、投入金额、资金来源、预期达效时间、收益预期等。全部填写完成后,由贫困户签字确认。在贫困档案编号管理方面,他们把屯、户进行编号管理,每屯每户在扶贫档案里只有一个统一的编号。
因户制宜,精准施策。他们根据建档立卡情况,采取“因户制宜、一户一策”“分类定策、产业全覆盖”的多维帮扶脱贫举措,确保扶贫精准。“因户制宜、一户一策”主要从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方面入手,分类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因学致贫的,他们申请雨露计划。因病、缺劳力、耕地少的进行土地流转、外出务工。同时开展种植养殖技术指导,提高贫困户致富本领。“分类定策、产业全覆盖”就是把全村贫困户按产业来分类定策,达到产业全覆盖。目前,该村贫困户除个别特殊原因外,大多是因为没有产业带动、缺乏技术和增收门路等因素致贫,针对这些状况,他们把全村335户贫困户分成四类帮扶群体:一是小尾寒羊养殖。帮扶带动335户,650口人,通过国家扶持,现已争取到财政扶贫资金80万元,购羊842只。经营方式上以合作社托养、农户分红的方式,合作社在保证农户基础母羊的前提下,按所产羔羊50%分得羔羊,按每羊每年2窝羔,计算两窝3——4只左右,每羊每年可创收1000元左右,当年人均增收1500元。二是发展香瓜种植。帮扶带动177户,328口人,通过自建自营,种植香瓜80公顷,总投资80万元,自身筹70万元,贷款10万元。每户种植香瓜约5——7亩地,每亩香瓜可产出4000余元,净剩将近20000元,仅今年户均至少增收10000元。三是劳务输出。通过土地流转,组织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帮扶带动72户,143人。其中有37户108人是整户外出,有35户是一个人外出,月工资3000——5000不等。发展大棚生产。利用国家扶持资金建设的20栋大棚,尝试新品种,计划2年时间,人均增收1800元。今年,先利用7栋大棚做示范,其中种植食用鲜菇3栋、暖棚香瓜4栋,投入60万元,自筹10万元,已贷款50万元,现已投入生产,预计食用鲜菇每棚可收入6万元,暖棚香瓜每棚可收入4.5万元,可帮扶带动62户到大棚种植户里做长工或打零工,人均增收500元。
他们还采取其他帮扶方式,通过医疗救助、雨露计划、社会救助、党员一带一、村民间互帮互助联合生产。该村前青龙屯的秦景会,由于孩子上长春职业技术学校,经济压力很大,因学返贫,他们通过雨露计划每年补贴他家1500元,还组织村干部和党员捐款以及其他途径进一步推进他家的脱贫步伐。另外,在确保产业扶持全覆盖的前提下,他们采取先易后难的方法,对于一些人均收入接近于贫困线3050元标准的贫困户,通过产业帮扶等措施,很容易超过贫困线,他们把这部分贫困户列为2016年脱贫计划,其他纳入明年的脱贫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