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彪 白雪
商贸格局日臻完善,现代物流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异军突起,对外贸易方兴未艾……春天里的洮北处处洋溢着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的蓬勃活力。在“四个洮北”建设的大潮中,一场传统求提升、新兴求突破,再造发展新优势的战役悄然打响。
商贸聚集释放发展新活力
一条步行街,记录着洮北的商业繁茂之景,是洮北人抹不去的岁月情结。如今,升级改造的海明路步行街总经营面积约60000平方米,聚集较大商户4800户,日客流量约万人,为购物休闲的人们提供了良好的购物环境,已成为白城商业业态最全、人气最旺、辐射能力最强、远近闻名的重要商贸集散地。
商贸经济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作为白城市唯一市辖区,洮北区优势得天独厚,“市区一体”的政治优势,“中心区位”的地缘优势,“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特色产业”的资源优势,“地级城市”的人文优势,为洮北商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近年来,洮北区围绕突出“三量”,强化“四力”,打造“六区”发展方向,以打造“商贸物流中心区”的流通格局为要求,加快打造服务业发展的五大集聚板块,先后编制了《白城市洮北区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洮北区电子商务发展规划(2015-2020)》,完成了全区第三产业、现代物流业等产业发展调研,推动了城市化商贸流通格局的初步形成。
洮北把服务业发展作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大力实施活商发展战略,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消费能力进一步增强。因为看好洮北的区位优势、交通便捷以及当地和周边居民的消费能力,一大批知名商贸流通企业纷纷登陆洮北。大润发、中润大厦等商贸企业陆续入驻,城区商业网络逐步完善,形成了海明路商业街、秋力、亿豪家电街、民生餐饮街、中兴家居街、金辉建材街,手机通讯设备、电脑高端科技产品等商业集群,中心城区商务聚集区逐渐形成。
合理规划市场建设布局,打造专业市场集聚区。洮北区按照居民需求,做好区域大小市场规划,务求繁荣商贸、服务群众双重效益。目前,洮北区农村各类市场,笤帚糜子市场、商品大集等农村集散市场已经发展到28个。长青批发市场、瑞光商贸城、东郊农贸市场等进行了多次改造,城区市场不断升级。大润发、草根儿、骆驼岭、小崔水果等超市覆盖城乡,辐射乡镇。覆盖城乡的市场网络体系已基本形成,有效保障人们日常生活需求。
再生资源基地建设完成。在融鑫资源回收基地我们看到,基地科学划分了商品交易区、分拣加工区、仓储配送区、商品展示区、配套服务区和信息(培训)中心。基地集经营、储存、交易、生活等为一体,不仅有效改善了回收业户的生活和经营环境,而且有利于通过市场运作,实现再生资源合理配置,方便市内和域外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进场采购,促进资源的有序流动。
数据无声,发展有痕。撤市设区以来,洮北商业网点由原来的1350个发展到了现在的5436个,覆盖46个社区,营业面积达39万平方米,解决就业2.4万人,间接就业10万人。其中,餐饮1269家,超市375家,社区便利店635家,大中小型菜市场16个,家政服务等其他服务性行业店面1653个,打造各类品牌16个。近年来,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始终占全区GDP的70%以上,服务业从业人员占社会就业人员总数的70%以上。
“互联网+”打造发展新引擎
刚刚过去的2015年,“创新创业”“互联网+”无疑是年度热词。依托独具特色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洮北已经成为了众多企业以及创业者发展互联网经济的沃土。
发展电子商务是“互联网+”行动的核心所在。洮北区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新常态下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擎,先后派政府及职能部门相关人员,赴杭州阿里巴巴集团总部、遂昌县、桐庐县、上海等地考察学习先进地区发展电子商务的经验和做法,聚力于电商平台建设,加快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2014年9月,洮北电子商务产业园落户洮北经开,初步形成电商聚集。洮北区对进入产业园的电商企业采取“七免”政策,即免租金、免物业费、免水电费、免培训费、免费使用办公设施、免费使用网络,为驻园企业提供电子商务服务、软件开发、物流配送等一站式服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今,该园已吸纳了乾源科技(百兴网商城)、北京一亩田公司、寿光果蔬集团海汇金融等国内多家知名电子商务企业191户入驻。培育了白城市华一鑫月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吉林省兴泽新能源有限公司、吉林省嘉融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十多家电子商务专业公司,被省商务厅、省发改委、省工信厅联合确认为吉林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谋划村淘项目,加快推进电商进农村进程。为了抢抓发展机遇,洮北区积极与阿里巴巴集团对接洽谈,力促“千县万村”村淘项目落户洮北。洮北区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奔赴杭州阿里总部进行洽谈,阿里集团东北大区经理赵亮也先后来白城考察,项目运营服务中心选址确定后,即可签订合作协议,全面启动实施此项目。
洮北区积极开展电商扶贫工程,对农村电商创业人才及团队进行培训,帮助农民建设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站(点),形成电商精准扶贫服务体系。2016年,区财政设立200万元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引导资金,用于农村电子商务的扶持、奖励、培训以及相关服务支撑体系建设。将择优选定规模较大、成长性较好、创新能力强的农村电子商务重点示范企业,对其一次性奖励10万元。
“我们和省农委合作,在网上帮助农民购买农资,厂家专供,价格便宜,关键还能保证质量”,到保镇双龙村开犁网电商服务站负责人向我们介绍。如今,村民轻点鼠标就可以在电脑上下订单,购买农资,农资送到家门口,方便又快捷。洮北区鼓励农民在开犁网、天津渤海交易所、邮乐网、一亩田、1号店等电商平台等自建自营平台与涉农、加工、服务企业合作,将农副产品、名优特产品和农村休闲服务等纳入自采渠道并进行网上销售。
搭建“吉鹤在线”、引进“一亩田”等电商平台,快速打开特色农产品销售通道,为全区70户农产品销售企业打造线上线下立体式营销模式。通过对农产品经销企业、种养殖大户、乡镇街道负责人进行培训,提升区农产品经营企业人员的网络销售意识和水平,为全区特色农产品打开了一个新的销售渠道。目前,通过电商平台,推广了包括杂粮、杂豆、大米等特色农产品近10个品类的30余款商品,实现近万个订单,产品销售几乎覆盖全国23个省份,销售额突破千万元大关。辐射带动本土加工企业达32家、合作社50个。促进了区内传统农产品加工企业向电子商务的转型,全区网店发展到1000余家,从业人员3000余人,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网销的产品达1000余种,真正实现了产业拉动,促进产业转型与相关产业的生成,为完善产品供应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政府还积极发挥引领作用,向上申报电子商务发展项目,使电商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成功指导了白城华美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白城市分公司申报吉林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并获得成功。
现代物流形成竞争新优势
作为白城市辖区,洮北发展现代物流业得天独厚。一批物流项目建设相继启动,白城内陆港、长安机场、白城洮北经开区、铁路扩能改造、嫩丹高速公路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为全区物流产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和机遇。
在白城内陆港,我们看到的是一片繁忙景象,站台内从事物流装卸的工人正忙着对到港的农用物资、深加工食品等进行卸载,通过货运汽车发往全区,把该区优质大米等农副产品装载上列车,发往全国。该建设项目于2012年正式启动,项目总占地24.4万平方米,设计年货物到发量3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5万标箱。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吉、黑、蒙结合部规模最大的物流中心,年产值可达1.2亿元,实现利税2000万元。作为省政府“十二五”时期规划建设的“省字号”物流工程,项目得到了洮北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全区上下克难攻坚、奋力推进,项目建设总体进展顺利。至今已发送货物10955车,接收货物3212车,总计67万吨,营业收入达6000万元,上缴税金400万元。
此外,洮北区依托洮北经开区平台,精心编制了中北仓储物流园建设项目。该项目占地面积6.16平方公里,建筑面积2.06平方公里。运营后,具有日仓储289.5万吨的能力。项目计划投资额为30.52亿元。建成后实现年营业收入19.81亿元,利税5.46亿元。目前中北永康科技五金城项目已经落户物流园,完成项目备案、规划设计、土地规划调整等基础工作,将进入土地报批和项目用地征收阶段。
做好物流配送服务“最后一公里”。目前,洮北区内现有邮政、顺丰、申通等14家物流配送企业,配送业务量全年达到436万件,为电商进农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为促进电商进农村,洮北区多次与白城邮政分公司洽谈研究,携手发展物流配送进农村工程,邮政公司通过邮路组划、改革,将重点开发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累计建设邮政电商平台281处,其中农村电商平台146处,现已辐射到白城全市所有乡镇、村、屯,解决了偏远地区末端投递“最后一公里”难题。
如今,洮北区物流企业竞相发展,市区道路货物运输业户发展到约2900家,遍布城乡大街小巷。日公路货运量约1400吨,形成了较大的运输规模和体系。
对外贸易实现发展新突破
洮北区立足特色产品开发,坚定不移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外贸易逐步壮大。
特色农产品形成产地集散地。笤帚糜子、杂粮杂豆、红干椒等特色农产品交易的发展,促进了乡镇区域物流的繁荣。林海镇的笤帚糜子、东胜乡的辣椒、三合乡的花生等农副产品,已由初期的小型车在周边乡镇收购,发展到大吨位车辆在辐射半径300公里范围内收购,乡镇从事收购贩运经营户2000余户,常年经营的杂粮杂豆如绿豆、红小豆、芸豆、葵花等10种以上,年交易量60万吨以上,覆盖吉、黑、蒙三省(区)交汇处的600多个乡镇和村屯。依托这一优势,洮北正努力建成全国最大的杂粮杂豆集散地。
洮北鼓励企业开展对外投资,积极参与境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并购境外品牌、技术和营销网络等创新资源,带动装备、材料、产品、标准和服务出口。支持设备制造企业和行业协会设立境外维修服务保障平台。根据吉林省政府“走出去”战略,洮北区重点扶持白城市金秋米业有限公司在蒙古国“吉蒙现代农牧业合作园区”项目。此项目前期购买蒙古国苏赫巴特尔省图们曹克图县4000公顷土地已基本完成,预计今年开始种植小麦、杂粮,继续完成防风林、水利工程等基础设备。
为积极落实好外贸进出口稳增长扶持政策,洮北积极向上争取资金,2015年共为企业发放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116.9万元,支持了吉林省德泰绿豆产业基地集团有限公司的国际市场考察项目及贷款贴息、出口信用保补助项目,白城市志田贸易有限责任公司的贷款贴息项目等。
目前洮北区现有外贸进出口企业19户,有业绩的外贸企业发展到12户,年出口额在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2户,进口额在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1户。外贸进出口由原来的1127万美元增加到3606万美元,实现年均增长44%的高速。截止到2015年12月末,全区累计完成进出口额2849.93万美元。
此外,洮北区着力建设旅游经济集聚区,整合域内泰州古城、保安双塔、草原风光、风电景观等旅游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产业,着力开发历史文化、农业观光、农家乐等短线旅游产品,积极发展旅游配套服务产业,主动融入市“一线八点”旅游专线。近年来,重点包装打造了旅游景点11个,其中,文物古迹4个、自然风光1个、人文景观4个、农家乐2户。旅游工艺品企业发展到5户。
在生机勃勃的春天里,洮北人正践行着“只争朝夕、真抓实干、以干求活、以和求成”洮北精神,为洮北商贸服务业插上腾飞的翅膀,书写着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