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工宣
已逾不惑之年的陈照华,是国网白城供电公司运检公司运检二班班长。对于“班长”这一基层岗位称呼,陈照华有着最为朴实的理解,他说,当班长就要做好本职工作,不但要带头做好,还要做出成绩。
身体力行,是陈照华让班组成员最钦佩的日常工作写照。钻电缆沟,对班组成员来说,是件再平常不过的工作小事,在这看似简单的工作过程中,陈照华是每次第一个钻进去的人,有时连续工作的时间长了,加之因工作形成的腰伤,从地沟出来,陈照华需要班组成员的“托举”才能完成,尽管这样,只要工作需要,他还是会率先跳入电缆沟。
毕业于长春电力技术学校的陈照华,认为自己文化程度不高,从事继电保护专业有点“攀高枝”。工作之余,他暗下决心,自修完成了电气工程专业的大专学历。
2014年,白城电网220千伏网架加强工作进入了紧张的施工阶段,陈照华班组负责镇赉220千伏变电站改造任务,在进行220千伏双母线改造过程中,同事们眼中一向稳扎稳打的“技术大拿”陈照华头一次急出了汗。
“原220千伏母差保护及220千伏线路保护为单母线设计,改为双母线后需要进行大量的电缆敷设及二次回路更改工作。施工时涉及很多运行设备及回路,并且不能停电,这给我们的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提及此事,陈照华至今记忆犹新。
网架加强工程多在春夏季进行土建施工,冬季进行变电站设备二次安装调试,每项工作都要按期完成,否则就会影响下一步的工作计划。这次双母线改造不仅涉及变电站硬件改造,而且还要增加二次回路,工作量大可想而知。为不耽误工期,陈照华带着班里的同事每天坚持工作15个小时以上,往返100多公里,他们仅用两周时间,在攻克诸多难题的前提下,顺利完成了双母线改造工作。
工作中越是遇到难啃的硬骨头,越能激起陈照华人性中不服输的自我挑战意识。2015年,乔嘉220千伏变电站验收工作正式开始,这是白城电网第一座新建的220千伏智能变电站,由于没有前车之鉴,工作需要摸索着干,上千条线、上万个对接点,从摸得着、看得见的端子排转接,到导线传输变成虚拟连接和数字化传输,无论是认知,还是实施,都将是质的变化。
因工期紧张,只早期接触并调试过66千伏智能变电站,对220千伏电压等级智能站还处于陌生阶段的陈照华,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过程层组网、网络采集、网络跳闸等工作程序,陈照华是第一次接触,为了避免调试、验收时遗漏项目,他利用工作之余,把SCD文件的虚拟连接、数字模块转化成常规设计。一个虚连接组合就是一张零号蓝图,一个220千伏间隔有8个虚连接组合,乔嘉变共有9个220千伏间隔,再加上20多个66千伏设备,十几个公用设备,全站几百个虚连接组合、上千个数字模块,转化为常规设计就是数以千计的蓝图。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对SCD文件与“常规图纸”的认真比对,陈照华班组圆满完成了对该座220千伏智能变电站的调试工作,并为落实“反措”、规范设计、教育培训和加快验收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工作时光,常伴着如蜘蛛结网般延伸的复杂线路网络连接,在悄然间消瘦了陈照华年轻的容颜。精心设计出的图纸渐渐垒厚了桌面,映衬着电路设备“正常运行”指示灯不变的璀璨的光芒,从陈照华内心升腾起的依然是对继电保护专业的一腔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