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大安专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基层传真
创新创业 潮涌江城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2016年6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创业 潮涌江城

 

勇立潮头唱大风

——记大安市安广镇栢滢婚纱公司经理王义新

大安市安广镇栢滢婚纱责任有限公司经理王义新用自己的双手,在鼓舞创业就业的经济大潮中找准了自己的定位,披荆斩棘,开辟出了一片属于自己新的天地。

扬长避短 艰苦创业

2000年10月,王义新创办了栢滢婚纱影楼。创业初期是艰难的,房屋是租的不到100平方米,员工加她自己一共3人。当时进货渠道主要是长春、沈阳。她晕车,换地方还睡不着觉。从安广坐车坐到半夜,到长春住5元钱的小旅店,那里是脏、乱、差,别人都休息了,她一夜也睡不着。终于挨到了5点钟市场开门,直奔黑水路市场,下午再马不停蹄抓紧坐车回来。为了节省更多的时间来进货,她连小餐馆都不进,直接在路上解决吃饭问题,半夜11点左右回到家,躺在自己的床上好像还在车上晃动的感觉……刚开业的时候,她进了一个传统洗胶卷的洗相机器,每个月光机器用的相纸和药水就要进两次,每次大概都在10箱左右。每次往车上装货的时候,她也没个帮手,脸上流淌着的分不清是汗水还是泪水,反正是连滚带爬的装上车了。那时,送货员只负责送货并不管搬运,有一次装货,她在车上没有站稳一下摔倒在地上,整个人趴在那里,半天都动不了,大家都围过来,她把泪水往肚子里咽,硬是没有流出来。回到家里趴在爱人怀里哭的天昏地暗,腿摔的瘸了一周才好。

为了节省资金,她进一些大盘的胶卷,却要自己缠。缠卷要在暗室里进行,没有暗室,她就在阁楼里用被子把见光的地方堵住。冬天还好,夏天缠的汗流浃背,浑身像水洗过一样。一次在给机器换药时不小心把手弄破了,药水顺着伤口渗入体内,引起了全身过敏,浑身起了一层密密的小疙瘩,痒还不敢抓,在暗室里一出汗,真是又痒又疼,难受极了。

讲求信誉 拓宽市场

讲求信誉和品质的王义新暗下决心,她的影楼不仅力求价格在同行业中最低,质量更是要在同行业之上,最终,辛勤的汗水和努力换来的是顾客的满意。

每年的毕业季也是王义新最忙的时候,一天要洗几千张照片,白天洗不完就晚上洗,深夜一两点钟睡觉是常事。有一回照片特别多,等她把所有的照片都洗完、切好、装袋抬头一看对面的窗户,天已经渐渐的亮了。但看着所有的照片都已完成,她还是很开心,学生们虽然都是小孩子,但是做生意就要讲究信誉,没有耽误学生的取相时间,这就是她最大的欣慰。

那时候大照片要在长春洗好往回拿,每晚都是8点半到9点钟大客车才回来。冬天的时候,在外面等车,冻的真是脚都不知道往哪放才好,再冷再难她也从没想过放弃。

为了更好地为广大顾客服务,影楼不断调整思路,到外地进修学习,更新设备,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技术水平。2003年6月,她带两名店员到北京黑光摄影化妆学校学习深造。两个月后,获得2003年北京黑光摄影化妆学校十强摄影师称号;同去的两名化妆师也均获得优秀化妆师的称号。学习和技术更新之后,服务和质量也大大提高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0余年来,影楼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王义新的生意越做越红火。她在安广镇长白路北购买136平方米的新楼,结束了原来租楼的历史,员工增加到10名,设备又进一步更新,增添了电脑、相机、打印机、录像机,车2辆。经营范围扩大到婚纱摄影、婚礼录像项目。但她仍不满足,又在安广镇繁华地段购买了四层318平方米的楼房。现有影棚3个,新增置了10余台电脑、专用打印机,扫描仪,选片电视机等配套的先进设备,员工达2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0人。昔日的小照相馆现已发展为集婚纱摄影、数码儿童摄影、艺术人像、各种证件、数码电脑影像、婚庆服务、花车装饰、婚礼录像、光盘刻录、制作相册等为一体的一条龙综合性服务实体,固定资产上百万元。影楼被评选为吉林省百强影楼和白城市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协会信用业户。

回报社会 多做贡献

王义新成功了。她深知这成功除了自己的艰苦奋斗,更得益于党的好政策和社会的支持。因而,她富而不忘回报社会,用实际行动将更多的爱心回报给社会。

在四川汶川地震中共为灾区捐款5000元和价值2000元的衣物。2008年8月8日,她在公司门口举行大型的“迎奥运签名活动”,几千人主动热情签名,现场发放价值1000元的纪念品。她还将每月的16日设为捐款日,向李连杰1+1基金会捐款,全店员工每人10元。多年来,“六一”儿童节,为全镇幼儿园小朋友发放节日礼物;“八一”建军节,她带领员工到消防队和消防官兵一起参加文艺演出;“十一”国庆节,到新荒敬老院给老人们表演节目;春节期间,去慰问一些低保户和贫困户,给他们送去一些生活用品,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2011年,在大安市妇联开展“三帮扶”活动中,她托管了一名叫乔丽欣的孤儿,孩子住在爷爷奶奶家,奶奶70多岁,爷爷瘫痪,生活不能自理。每学期开学的时候,王义新都把1000元钱送到老师手里作为学费和平常的生活学习费用,在她的帮助下,孩子成为班级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同时她发动身边的人,连续4年,为孩子捐款达到20000元左右。2012年3月,王义新通过红十字会成立栢滢博爱志愿者爱心团队,目前,该团队人数达到30多人。2013年10月,她到安广中学,对接一名叫张彬彬的贫困学生,给孩子生活学习提供了更好的保障。截至目前,她累计向社会捐款10万多元。2014年,被评为吉林好人和省优秀志愿者。                         (安新轩)

赤诚丹心为夕阳

——大安市社会福利中心发展纪实

老人们三五结伴,两两结对,或是读书看报,或是互唠家常,或是打牌下棋,或是健身锻炼……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这里静静地享受幸福美好的晚年时光!

大安市社会福利中心始终把服务对象满意不满意、幸福不幸福作为中心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服务管理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老人们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2015年,被省老龄委评为“全省敬老文明号”先进单位。

完善硬件设施,提供一流环境

走进大安福利中心,院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环境优美,各种设施齐全,布局合理。2006年10月,大安市社会福利中心正式完工并投入使用。综合楼生活区设有休养房间96个,分普通间、夫妻间和标准间,可以满足不同老人的需要,二、三楼房间内设有露天阳台,让行动不便的老人,足不出户即可沐浴阳光,享受新鲜空气。附属设施建有医务室、健身室、棋牌室、台球室、淋浴室、阅览室、健身广场、绿色长廊、花草百鸟园、垂钓园等休闲场所,现居住老人近140人。去年,又实施了二期扩建,占地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648平方米,室外活动场地硬化2000平方米、绿化面积5000平方米。其中主楼6931平方米,共5层,有套间、夫妻间、标准间共150间,床位共300张,将更好地满足群众的需要。

提升服务水平,建设幸福驿站

大安市社会福利中心长期坚持亲情化服务,友情化相处,受到老年人的欢迎。

个性化服务。依据老人的年龄、文化、体质、脾气、爱好等等,分人、分层次、分类型开展服务。老人就餐实行点餐制,所食的美味佳肴全部是自己栽种的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吃的放心,住的安心。

多彩生活。积极组织老人开展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每年春节举办联欢会、元霄节举办灯迷会,平时举办门球、扑克、象棋比赛等活动,既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又为老年人发挥余热、老有所为提供了平台。

亲情化服务。要求全体服务人员树立“关爱老人就是关爱自己的明天,孝敬老人就是孝敬自己的父母”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房间每天清扫2次,老人的衣物、床单及其他生活备品及时更换和清洗,四个等级的护理服务让每位入住的老人,都能享受到无微不至的细心关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这里得到最真诚的诠释。

开展延伸服务。关怀附近孤寡老人,组织员工对其进行生活方面照料,送去亲人般的关怀。协助社会各界志愿者、爱心人士来院走访慰问、爱心奉献,以义务劳动的方式,让他们近距离的接触老人、关爱老人,让老人过上一个幸福祥和的晚年生活。 (吕洪杰)

擦亮名牌 服务游客

——记嫩江湾湿地旅游有限责任公司

“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游览了嫩江湾,不枉此行啊!”来自长春的黄先生一家面对嫩江湾这一秀色禁不住感叹。在嫩江湾湿地旅游有限责任公司的精心管理下,嫩江湾这个“生态氧吧”和“休闲乐园”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景区功能显著提升,令游客流连忘返。

为了更好地促进公园的管理和发展,2013年4月,嫩江湾湿地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应运而生,承担起公园的保护开发、建设管理、湿地旅游服务和资源合理利用工作。

营造良好环境。公司从公园实际出发,出台制定了景区管理办法。为了让游人能有安全放心的旅游环境,今年4月26日,公园实行机动车和宠物禁入管理模式。在加强景区安全管理上,制定了各项预案及安全制度,落实责任,设立警务室、医务室,建立了水上救援组。为了提高接待服务能力,新购置了6辆14座游览观光车。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改善环境。在外滩合理种植湿地植被,种植山槐300棵、榆叶梅10000棵、松树1200棵、柳树4000棵、云杉800棵、树锦鸡5000棵、火炬5000棵、连翘4000棵、草坪5万平方米,花草种植10万平方米。旨在通过各种植被打造出四季分明的不同色调,让嫩江湾公园的景色四季宜人。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了公园内的给水、排水、供电、垃圾箱、公厕等一系列设施,建成了13公里长的内部道路网。

做大旅游经济。在外滩大面积种植荷花,全面开发荷花经济,将莲子、荷花茶、荷叶茶包装成具有特色的旅游商品。在外滩养殖鱼、蟹,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同步发展,利用互联网的广大空间进行销售。还结合景区特点、市场现状和旅游资源,创新开发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传统文化韵味的旅游商品,重点吸引民营企业及手工作坊参与开发具有大安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和工艺品等,体现嫩江风情的商品及特色饮食等,打造旅游商品品牌。

“随着公园的不断建设和完善,全省乃至国内各地游客纷沓而至。我们力求将公园打造成省内一流的旅游景区。”公司总经理王志军说。 (林英春)

搭建致富平台 造福一方百姓

——记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大安市分公司“邮掌柜”团队

走过的路,丈量着城与乡……

风把雨追逐,他们把梦追逐……

洒下汗与血,不问累与苦……

在通往乡村的主干道上,每天有一支特殊的队伍来回奔走,他们带着满满的信心来到村屯,服务群众。他们,就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大安市分公司的“邮掌柜”创业团队。

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大安市邮政局依托中国邮政“邮乐网”平台,基于“邮掌柜”系统和邮政便民服务站、邮政物流网络,建设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综合服务平台,包含商品批发、线下代购、进销存、会员管理、便民服务等五大功能模块,打造邮政“线上+线下”的电商新模式,让村民购物不出村,销售不出村,生活不出村,金融不出村,创业不出村,寄递不出村,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百米”的问题,确保农村用户购物、销售全流程打通,帮数百家“邮掌柜”实现了创业梦,也让数以万计的村民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高品质生活。

送服务进千万家

每天不到6点,团队人员便赶赴乡村,为新申报的“邮掌柜”安装设备,培训使用方法,为老用户维护设备,解难答疑,直到晚上太阳下山了才匆匆赶回城里……

2015年,市邮政分公司“邮掌柜”创业团队正式组建。

志在顶峰者,不会半坡退却。发展“邮掌柜”最大难点之一是让几乎电脑零基础的超市老板们学会使用“邮掌柜”系统。设备维护人员到每一家都一遍遍不厌其烦地培训和示范,隔一段时间就上门维护并帮助调试,在微信群里也是不分昼夜地解答“邮掌柜”们提出来的各类问题,“过年那天正是销售商品最多的时候,一忙乎起来就有可能操作失误,那一天微信群里叮当响个不停,总有人突然说‘俺家机器这是咋了快帮俺看看’,团队维护人员一直在帮助解答问题,连吃饭时间都没有”。提起除夕那天维护人员乐此不疲的忙碌,“邮掌柜”们都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为了让更多的农民认识到电子商务的广阔前景,调动农村“邮掌柜”的销售和会员购买商品的积极性,团队还积极研讨奖励模式,最终制定了金币奖励制度,在“邮掌柜”家购买商品的会员还可以累计积分兑换礼品。前不久一位吴姓会员一次性兑换了两桶大豆油,而一位宋姓会员兑换了两张福利彩票,而且中了100元的奖金。

“邮掌柜”从最初的几家到现在全市143家。“服务功能也扩展到代收话费,代售火车票、汽车票、机票、福利彩票,代办特快专递、普通包裹,报刊订阅。”谈起邮政便民服务工作,公司渠道金融中心主任刘冬梅语带铿锵。

激活农村消费

走进安广镇永庆村的阳光便民超市,柜台上的电子扫码枪和电脑显得格外醒目,硕大的电脑显示屏上是正打开的“邮掌柜”电子商务平台,有商品代购、进货批发、进销存、会员管理等类目。“以前很羡慕大超市的促销方式,现在有了‘邮掌柜’和邮乐卡,我们也可以像大超市一样发展会员积分制,定期开展回馈活动了。”超市的“邮掌柜”刘新丰说。最近她家还在邮乐网上进了一批俄罗斯商品,有糖果、饼干、奶粉、豆油、啤酒等,“最近还准备再进点巧克力和培根罐头,让村里的老少尝尝这洋玩意是啥味道!”原本只有本屯的村民常来购买,现在其他屯原本不常来买东西的村民也来凑热闹,一来二往,店里的人气越来越旺,“全屯总共298户农民,已经有255户成了我的会员,3个月的销售额就突破了63000元,是没安装‘邮掌柜’前半年的销售额!”

村民们已经逐渐享受到网购的乐趣,从代购生活用品到服装衣帽,“邮掌柜”已经成为村民离不开的网购帮手,网购的产品也越来越高级,前不久两家子镇同立村的村民蒋海峰就通过“邮掌柜”买回来了43寸的大彩电。“真是太便民了,产品靠得住,还上门安装,太方便了!我这买个彩电不算啥,听说隔壁村还有买苹果手机、大冰柜的哩!”谈起这次成功的网购,蒋海峰连连称赞!

“互联网+”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邮掌柜”不仅把优质的商品送下乡,而且把农产品引进城。如今裕丰米业、先达食品公司、翰海酒业等龙头企业也先后将自己的特色产品在邮乐网上上架,将销售渠道扩展到了全国。 (于淼)

从小商贩到大老板

——记大安市恒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经理杜维忠

大安市恒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经理杜维忠怀揣着不安分的创业之心,实现了从小商贩到大老板的华丽转身。

艰难创业

杜维忠有一个很不平常的家世,他的大爷杜朝杰曾任国务院礼宾司司长,母亲的家庭出身是地主,父亲杜化平是水产公司经理。少年时期杜维忠的面前似乎铺就了一条锦绣前程。

然而命运和杜维忠开了一个玩笑,杜维忠14岁那年,父亲杜化平被打成“阶级异己分子”“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被免去了水产公司经理的职务,后来被下放到月亮泡公社汉书大队端基屯进行劳动改造。1975年6月,杜维忠在太山高中毕业后在端基屯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春天拿茬子,夏天铲地,秋天割谷子,冬天刨大镐。

“文革”结束以后,父亲被平反昭雪,家迁到安广镇。1978年,杜维忠安排在安广被服三厂当工人,1987年工厂倒闭,成立了一个“新颖服装公司”,杜维忠被任命为副经理。

因为经常要到南方去推销产品,他看到私营企业办得红红火火,个体工商业户腰缠万贯,买卖做得兴旺发达。1989年,他不听领导的警告,不听亲人朋友的劝告,坚决地辞去了副经理的职务下海经商。他花800元钱买了一辆二手摩托车开始贩鱼。从月亮泡的网房子上鱼,再驮到安广镇卖。上鱼需要起大早,有时凌晨就得出发,整天睡不好觉,冬天寒风刺骨,冷风吹在脸上刀割一样地疼,一个冬天跑下来,脸上都曝了皮。寒冬,摩托车在光滑的冰面上行驶,一不小心就会摔倒。一次他驮了250公斤鱼,突然前面出现一个冰裂子,他紧急踩刹车,车一打横,他被重重地甩出十几米远,摔得鼻口出血,好久才清醒,爬起来一看车被摔坏了,只好推着往回走。夏天遇到下雨,泥泞的土路上行走十分艰难。一次大雨过后路过一个水坑,他加大油门想冲过去,结果却被陷在了泥坑里,摩托车倒下之后几百斤重的鱼压在身上,起不来,烧红的排气管子正好压在脚脖子上,一股钻心的疼痛从脚下传到头顶,一股焦糊的气味四散开来。过了好长时间有一辆四轮车经过,他大喊“救命”,把他扶起来,他的脚脖子已经是血肉模糊,至今仍留有一块伤疤。

后来,完成原始积累的他买了一辆天津产的半截子车,开始从天津东郊大寒庄的两个养鱼大户上鱼,然后批发。1992年又换了辆141,他开始从丹东铁甲水库、天涯水库、石头口门水库进鱼,在长春光复路商场批发,生意越做越大。

1995年春天,杜维忠成立了安广水产公司,建起了冷库,开始搞牛、马、羊等牲畜屠宰。2000年,又创建恒泰食品有限公司。2007年,二次创业,在工业园区新建了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的集屠宰、冷藏、加工于一体的新厂,可年屠宰羊100万只,牛1万头。

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是企业的生命,坑蒙拐骗是自己砸自己的牌子,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杜维忠说。

他在开始做屠宰生意时,为了打开销路,他装了一车价值10万元的羊肉卷来到天津的一个批发市场,对方一听说是大安来的肉,人家就拒收。原来是他们连续收了几份同样来自大安市的肉,发现都是注水的肉,不但没有赚到钱,反而赔了不少。杜维忠万般无奈,决心以诚实守信打动对方,他找到一家最大批发市场的经理,说:“我把这车肉卸在你这里,你明天往外卖,如果是注水肉,我一分钱不要。”经理半信半疑地卸下了肉,第二天卖出后反响好,着实挣了一笔钱。几天后杜维忠又拉来一车肉,经理高高兴兴地收下肉,把两车肉钱都给了他,并且又给他介绍了几个客户,在天津打开了销路。以诚待人,以信做事,使他在险象环生的商海中立足脚跟,扬帆远航。该企业被中华全国工商联信息中心认定为“全国AAA诚信企业”,他先后被白城市政府和大安市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李显文)

 
3上一篇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