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新闻
下一版4
 
打造微视角下的“指尖对话平台”
稻田养鱼蟹激起脱贫“活水”
把握“八个坚持”,高扬理想信念旗帜
图片新闻
吉林大学专家为白城基层
党组织作“两学一做”专题宣讲
白城医高专附属医院与吉大二医院
举行“医疗合作医院”签约仪式
通榆县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美国LDS慈善协会向我市慈善总会捐赠轮椅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7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稻田养鱼蟹激起脱贫“活水”

 

本报讯(李雪阳)时值盛夏,正是稻农们喷洒农药杀虫除草的时节,而在镇赉县五棵树镇铁力村的稻田里,摇曳的稻苗间可以看见鱼蟹在畅游,不时有小鱼浮出水面吐着泡泡。

“稻鱼”共存是铁力村新的种养模式,也是镇赉县水产局在铁力村开展的扶贫项目。“稻田里撒了鱼苗后就不能再使用农药和除草剂,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又可利用鱼排泄粪肥,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极大地提高了水稻和水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水因鱼而肥,稻因水而香’两者互利互补。”该县水产局局长杨宝辉如数家珍地介绍着稻田综合种养的好处。稻田综合种养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稳粮增效、粮渔双赢”。

“说起稻田养鱼,我们之前也听说过,但还是害怕没做过再整赔了,大伙都不敢冒险去尝试。”铁力村村民告诉笔者。正是因为大部分村民的这种保守思想,让这个比邻嫩江、以水田为主的铁力村至今仍是全县82个贫困村之一。全村365户,其中134户是贫困户,贫困人口234人。扶贫,既要给真金白银,更要给思想观念。村民思想认识水平上去了,引进的项目才能进展顺利;有了好项目,村里才能找到脱贫的路子。帮扶部门认识到扶贫要先进行“思想扶贫”,从去年冬闲至今,该县水产局在铁力村先后开展了5期培训班,累计培训500余人次。技术人员就稻田养鱼的优点、鱼苗的放养技术、田间管理应注意的问题、日常管理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普及宣传。为了让百姓看见好项目带来的“真金白银”,2015年水产局在铁力村做了试点种养,试点百姓尝到了甜头,这也让原本有顾虑的群众有了信心,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稻田综合种养中。

据悉,今年该县水产局免费为铁力村发放66万尾鱼苗、300公斤蟹苗。目前已全部发放到户,覆盖该村107户贫困户、180人,占全村贫困户的80%。铁力村稻田综合种养面积109公顷,其中河蟹养殖6公顷、稻田养鱼103公顷。实施稻田综合种养后,水稻可增产7%,预计养蟹稻田每公顷综合增收达9000元,养鱼稻田每公顷综合增收4500元。

69岁的孙守军是村里的特困户,因其早年得过脑血栓,已丧失了劳动能力,年老体弱的老伴也只能做做基本的家务,儿子孙士彬有智力残缺,家里唯一健康的孙子在吉林大学读书,是一家人的希望。为了经营好自家的1.6公顷水田,孙守军便带着儿子下田,手把手教他咋干。“今年稻田里撒了帮扶单位给我们送的鱼苗,不仅省了农药化肥钱,秋天晒田前把鱼打上来还能卖钱,真是双丰收啊!看他们去年搞的试验田,到秋大点的鱼能长到半斤、小的也能有二三两,我这些地怎么也能多生出个六七千块啊,我孙子来年学费就差不多够了,我们家的日子也会像这稻田长势一样越来越好。”孙守军坚定地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