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浓浓书香溢满古城
图片新闻
暑期游小心低价陷阱
通榆县质计所检定工作出成效
大安市质计所开展建筑用砖抽检工作
健康医疗大数据将带来哪些“健康红利”?
通榆县民政局救助管理站开展“寻亲”主题宣传活动
洮南市气象局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安全作业培训
“绿色家园”呵护未成年人成长
洮北区司法局立足“三进”精准服务企业发展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7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暑期游小心低价陷阱

 

暑期将近,正是旅游好日子。有喜欢自由行的,也有喜欢报团的,尤其是老人孩子,报个旅游团省事省心。可是,旅游团中需要警惕一种“低价团”。出国游,好几天吃住行,包机票、包门票不到2000块钱,算算连成本可能都不到。这种“低价”里头藏着陷阱。

从投诉案例中看,低价旅游团投诉率偏高。捆绑消费、住宿条件缩水、参观景点额外收费……种种消费陷阱,让人苦不堪言。虽然相关部门不断加强对低价团违规违法行为的整治,但它就像田中杂草,时不时又生发出两三根儿。这到底为什么呢?

有报道说,因为违法成本低,这是一种原因。但我倒认为,这与一种消费期望也不无关系。

有专家指出,我国旅游业已进入大众旅游初级阶段,大众旅游和国民休闲开始呈现日常化的特征。2014年我国人均出游率已经接近3次,人均每次境内旅游消费850元。这说明,大众旅游的热情日益高涨,需求旺盛;同时,消费能力和预期价格却并没有水涨船高。换句话说,挣钱都不容易,少花钱、多看景,是老百姓最希望的。

“低价团”之所以老能卷土重来,跟这种消费心理有关。大家想少花钱,谁的价格定得低,谁就有竞争优势。一些旅行社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开始做“低价团”,一低低到尘埃里,甚至“零团费”“负团费”,都出来了。要真能这么低,消费者当然合适;问题是,旅行社吃什么?所谓的低价,只能低在第一步,必然要靠形形色色的推销、收费、捆绑消费补回来。里外里一算,价格并不低!

想奉劝旅行社一句:别耍这个小聪明。迎合老百姓希望便宜的心理,玩老母鸡变鸭的戏法。一方面,扰乱市场秩序,游客体验差、纠纷多,抄近道早晚撞枪口;另一方面,小聪明带不来大发展,带一个团遭一路骂,利用游客多,骗一拨是一拨,这能做长远吗?有人会说,人家“低价”,我老老实实,哪里有饭吃?错了!老百姓不会老上当,有点定力,把心思花在提升自己的服务能力、突出差异化服务上,才有真正的竞争力。

相关部门要加强旅游市场秩序的监管,别让劣币淘汰良币。事后要追责,事前多预警。咱们消费者也别贪那些超低价的便宜,世上没有赔本赚吆喝的买卖,您说呢?

(据人民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