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这一天是夏至,原本安静祥和的洮北区平台镇,傍晚却突遭噩梦袭击……
18时26分,天空突然电闪雷鸣,短时强降雨瞬间倾盆而至,平台镇局部降雨量高达101.5毫米,强降雨导致处于地势低洼地带的平台镇光明村顿成一片汪洋。民房进水,村民被困,道路中断,大片农田被淹,整个村庄平均水深1.3米,最深处达2米以上……
22时09分,救援警报骤然响起。当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时,是他们挺身而出,冲在最前面,他们就是白城市公安消防支队官兵。在“6·22”抗灾救援中,他们连续奋战9小时,践行使命,舍生忘死,勇于担当,这些最美的逆行者,在滔滔水流中搭建起一条橙色生命线,体现了“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新一代军人的精神风貌!
启动预案
水灾发生后,白城市政府副市长张国华,市政府秘书长姜波及洮北区党政领导亲赴现场成立应急总指挥部。副市长张国华强调,要尽一切力量搜救被困人员,不惜一切代价抢救人民生命财产,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抗灾处置进度。接到救援任务后,白城市公安消防支队指挥中心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启动抗灾应急预案,先后调派海明西路中队、特勤中队、青年南大街中队和战勤保障大队共计25名消防官兵和支队全勤指挥人员,组成抗灾先锋队赶赴灾区,当日支队总指挥长康树国到场指挥。他们第一时间奔赴灾区,第一时间排除险情,救援中出动2台水罐消防车、1台抢险消防车、1台战勤保障车、1艘橡皮艇,全力开展了一场复杂、艰巨、紧迫的抢险救援行动。
救援力量赶到灾区进行救援的同时,支队指挥中心迅速向白城市应急办、市公安局及当地政府等联动部门进行汇报,启动应急机制。
救援官兵到达灾区后,当日总指挥长康树国带领指挥长张林全等支队全勤指挥部成员立即成立现场指挥部,成立1个橡皮艇救援组、2个铲车救援组和2个步行救援组共5个救援小组,利用橡皮艇、铲车、救生圈、救生绳等大型器械和装备展开救援。官兵们对周围低洼处民房进行挨户排查,不漏一处死角,在水流湍急处认真摸清水深及暗沟、深坑,排除危险因素,保护群众的生命安全。
全力以赴
光明村受强降雨影响造成严重内涝,数百名群众受困于大水之中。白城市公安消防支队的官兵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已是深夜,官兵们在齐腰深的水流中争分夺秒挨家挨户地仔细搜救,将最危险的工作留给了自己,将前来协助工作的周边群众挡在了身后。
暴雨还在继续,水位还在迅猛上涨。受困的多数是老弱病残的农村留守老人和孩子,尤其是一些年过6旬的老人行动迟缓,几乎没有自救能力。有些人面对大水竟然不知道如何配合官兵的救援,给救援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两个步行救援组抵达灾区后分别开展救援工作,此时房屋被水完全围困,漆黑的路上到处都是水,暴雨不断倾泻而下,水流十分湍急,徒步救援无法实施。
官兵们浑身被雨水淋湿,室外温度极低,冰冷的雨水冲击着浸泡在水中的官兵们,水浪冲击得他们睁不开双眼,只能手摸着墙缝儿在大水中艰难行进,一户一户地搜救,摔倒了再爬起来继续救援受困群众。“不遗落一人、不发生人员伤亡”是官兵们心中唯一的目标。
为了保证人员安全,救援官兵寻找合适地点,利用道路旁的木桩固定救援绳索,以绳索为牵引,涉水到达被困房屋内寻找被困人员。官兵们给老人、孩子穿好救生衣,将这些人一一背着趟水送到安全地带,现场群众无不动容,赞誉消防官兵是救命的兵!
生死时速
由于暴雨来得太突然,大多数村民还都在睡梦中,当人们被雷电惊醒时,看到的是水已涌进屋内,转眼间水就上了炕,措手不及的村民开始向屋外走,但大部分年龄大的村民还是没有体力趟过深水,无法自救。
水位越涨越高,2小时后国道两个路段水深已达1米,光明村平均积水已达到1.5米。村里老刘家的两位老人由于受到惊吓,双双心脏病复发,病情十分严重。老人的子女急切地找到救援的消防官兵说明了情况,哭着恳请救救他们的爹妈!
因此时水位已涨到胸口高,为了能救出老人,消防官兵立即开着铲车和村干部赶往现场。在赶往其住处途中,突然路面塌方,铲车无法通行。面对这个情况,消防指挥人员立即调派另一辆铲车从另一侧前往营救。时间就是生命,抵达老人家中后,消防官兵二话不说,立即背起老人,将老人小心翼翼地送到铲车上,并及时送到医院进行救治,挽救了两位老人的生命。此时,第一辆铲车已经被水淹没。
官兵们面对群众声嘶力竭的呼救,一次次冲进水中,穿梭在齐脖深的水流中,连搀带扶将被困群众带离危险地区,仅在即将倒塌的房屋中就救出了15人。他们以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展开了一次次惊心动魄的救援。
军人无畏
“全国学雷锋岗位标兵”孙耕耘是中国消防军人的楷模,作为特勤中队指导员,面对今年白城连续遭受特大暴雨袭击的实际情况,他明晰严峻形势,平时积极组织官兵进行抗灾演练,确保官兵能够做到“拉得出,打得赢”。
6月22日晚,孙耕耘所在单位接警后,身为指导员的他,立即带领官兵赶赴灾区救援。到达灾区后,孙耕耘利用铲车营救被困人员8人,随即又被编入橡皮艇搜救小组。此时平台镇内水面浑浊,树木、杂物横竖其中,给官兵抢险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孙耕耘沉着冷静、妥善指挥,号召突击队员以“发扬铁军精神,争当抗灾先锋”为己任,增强抢险救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救援中段,孙耕耘所在救援小组正准备继续前行救援时,指挥长张林全突然发现,路旁一户被水吞噬得只剩下排气窗的房屋内似乎有声响,张林全二话没说跳进水中查看,果然有两位老人坐在炕上堆积的被子上面,水已经淹到了老人的肩膀,眼看挺不住了,形势万分危急,救援小组立即展开营救。两位老人所处的位置是水流最湍急的路口,正常站立行走都很困难,张林全立即下令利用橡皮艇展开施救。橡皮艇一头用安全绳固定在电线杆上,张林全站在水中协助,孙耕耘和姜宏带着救生衣下水救人,其他人员在岸上进行保护,几个人迎着逆流的水划行,几经周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将内心充满恐惧且几乎绝望的两位老人送到了安全地点。
在刚抵达抢险救援第一线时,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中队二期士官姜宏就主动请缨,要求到最危险、最艰难的地方去救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灾情面前他冲在前面,凭借熟练的冲锋舟驾驶技术和经验,在这次救援行动中,充分发挥了作用,虽然救援环境危险而陌生,但他排除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一次次化险为夷。
英雄无言
大水阻断了村民们的所有退路,他们只能爬上房顶和地势较高的地方焦急地等待救援。22名群众家中的水已经达到颈部,极度危急,因路途积水太深,电线杆倾倒堵塞道路,救援车辆无法直达现场,诸多原因给救援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官兵们不顾个人安危,马上将救援绳一端固定在铲车上,另一端系在自己的腰上,在湍急的水流中深一脚、浅一脚向被困群众摸索前行,接到被困群众后再搀扶、背到安全地带。
在深入地形复杂、纵深200多米远的受灾地点时,由于安全绳索达不到群众被困的地方,消防官兵被迫放弃橡皮艇上的安全绳保护。由于水势凶猛,且夹杂着大量杂物,致使橡皮艇两次停行,随即被巨浪冲走,消防官兵处于极度危险当中。官兵们站在齐胸深的水中沉着冷静应对,及时利用勾枪将橡皮艇及救援人员固定在水中的建筑物上,重新排除故障,继续前行营救。消防官兵两次从橡皮艇上掉进深水里,但他们依然不顾个人安危,在两个小时内6次反复营救11人,将受困群众全部成功转移到安全地带。
暴雨在持续,大水在奔涌,救援在进行……直到23日7时许,历经9个小时,消防官兵冲破大水封锁,将受困群众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重病人员被送往医院救治,重大财产得到保全。暴雨停止后,消防官兵又进行了一次搜救工作,不落下一人。被救群众杨大爷说:“睡到半夜一睁开眼睛,水都上炕了,以为这下完了呢。勉强到了院子,一看有消防车,这心里就有底了,再一看见这些当兵的,就觉得有救了……”被救群众无不感慨万千,纷纷表达自己的心声,这些消防兵是救命的兵,是我们的“主心骨”。
此次救援,从6月22日22时至23日7时,经过9个小时,营救被困群众50余人,疏散1000余人,无一人伤亡,这就是战果。
火场前,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在重大事故面前,他们是最无畏的先锋;在水灾面前,他们依然直面暴雨与激流,克服重重困难,经受住了重大灾害事故的考验,发挥抗灾救援“尖刀队”的作用,圆满完成了此次重大救援任务,树立了消防部队良好的形象,充分发扬消防部队的优良作风和战斗精神,再一次彰显了“献身、负责、求实”的精神,用青春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抗灾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