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淼
盛夏的大安市两家子镇同德村郁郁葱葱,20栋大棚如璞玉般整齐地排列在田野上。
还未走进大棚,阵阵香甜的气息扑鼻而来。里面,贫困户和客商们正忙着摘瓜、分箱、装车。
“我家的瓜已经卖了一大半儿了!有镇里给联系的科技老师指导,第一年种瓜就能有这么好的收成,太高兴了!有这么好的政策支持,接下来我打算再栽上西红柿,争取再增加点收入!”瓜农李凤胡满脸笑容,对脱贫前景信心满满。
今年44岁的李凤胡因家中失火,自己也不慎烧伤,为治病拉下40多万元的饥荒,是村里村外出了名的困难户。自从大安落实了扶贫项目,他和其他贫困户们申请支起了蔬菜大棚,也播下了自己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李凤胡说:“对这大棚,我比侍弄孩子还精心。天天早上4点起来,晚上7点回家,要保证棚里温度在28度左右,热了掀开通风,冷了马上盖上。有一天风大雨大,有冰雹灾害风险,我害怕棚里的瓜苗受损,竟在地里守了一夜。”
“香瓜品质好,一开园就供不应求,已经有两批次共两万多斤的香瓜销往长春,余下的也早早被本地市场预订消化。”一旁帮大伙计算收益的驻同德村第一书记刘立秋顾不上擦汗,兴奋地介绍说。
雨过天晴,贫困户姜喜峰把羊儿放出羊圈。羊儿们飞奔出圈,吃着新鲜的牧草,自由撒欢。姜喜峰今年48岁,儿子刚上大学,女儿正在读初三,两个孩子的学费生活费让这个本来就贫困的家庭捉襟见肘。听说按政策规定,发展养殖业的按照禽畜价格的80%补贴,每户补贴不超过5000元。他报了名,发展养羊。购买回的母羊不久就产下了6只羊羔,抱着小羊羔的姜喜峰咧着嘴乐开了花。
自全市精准扶贫工作启动以来,同德村发力精准,目前20栋大棚香瓜喜获丰收,养殖项目也进展顺利,购回的376只基础母羊中已有23只母羊产羔,购回的85头仔猪也分到了17户贫困户家中。
与此同时,该村基础设施建设也热火朝天。小东屯、贺家窝棚的水泥道路已经保质保量完工,道路又宽又平又干净。“这下好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走了几十年的泥水路终于大变样了,往外运农产品,往回运种子、化肥也方便多了。”村民们笑着说。
随着一个个基础设施的完善,村容村貌的变化乡亲们都看在眼里。
“道路、排水沟、路灯、围墙、大门、广场六大工程完工后,这里将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两家子镇政府包村干部王武杰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