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一)工作思路
加快推进白城综合物流园、内陆港二期工程、宏达农机物流园、林海物流园等物流园区的建设,打造专业物流体系,推动重点物流领域发展,解决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物流产业链延伸和物流服务功能创新,形成邮政公司为主角,多业联动为重点的精益高效物流服务体系,促进我市现代物流业尽快实现创新发展、跨越发展。
(二)目标要求
完善《白城综合物流产业园区发展规划》;明确内陆港二期工程扩建项目及建设时限;制定《白城市物流业发展实施方案》解决“物流配送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问题”;推进全市各大物流园区建设。
(三)重点任务
1、征求相关部门建设意见,积极争取国家、省市项目支持,筹划建设白城市综合物流产业园区。
2、根据《白城内陆港铁路物流基地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与铁路部门沟通,尽快明确内陆港二期工程扩建时限。
3、征求吉林省邮政公司白城分公司对快递物流业的发展意见,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物流业发展实施意见,建立城市与乡村的两级物流配送体系,解决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和“最初一公里”问题。
4、每季度完成一次对洮北、新城、工业、经开及相关县(市)新建物流工程的调度,掌握最新信息,对全市物流业发展提供依据。
(四)保障措施
建立市、县、区协调推进机制,不定期召开协调会议,解决物流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会同龙头企业和有关部门,及时沟通、总结物流项目进展情况。
二、推动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
(一)工作思路
贯彻落实《中共吉林省委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实施意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和省商务厅的工作要求,坚持以智慧应用为导向,市场需求和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互联网+商贸流通,大力开展农村电子商务、移动终端平台、商贸物流配送和公共服务平台等基础建设。
(二)目标要求
应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推动传统商贸业、商业街区的资源整合,实现商圈企业之间信息互联互通,资源优势互补,服务共享。力争在全市打造6个电商运营中心,建成73个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919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培育发展2~3家省级以上电商示范企业;培训农村电子商务从业人员1万人次以上; 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基本实现快递到乡镇、配送到村。
(三)重点任务
1、以实体商场、商家为依托,融合商家、商品和服务资源,打造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商场的战略合作关系,拓展商场服务新模式;建设集商品展示、订购、支付、配送、评价为一体的智慧体系,提升传统商场的竞争力,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2、以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商贸企业的公共资源、鼓励企业建立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及APP,支持传统商贸企业与团购、信息、宣传类平台合作,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全面提升企业的服务水平和推广能力。
3、支持广大农村青年利用电子商务技术创新创业,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成立电子商务企业,重点扶持和培育一批基础扎实、成长性好的农村电子商务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4、加强物流快递业对接融合互补,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物流渠道建设。积极发挥政府职能与行业引领作用,促进申通、中通、圆通、韵达、顺丰等知名物流企业,依托邮政网络配送平台加强合作,打通最后一公里,实现白城所有快递企业村村通达。
5、积极向省级商务部门争取国家政策,鼓励县(市、区)政府成立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鼓励企业建立电子商务示范园区。
(四)保障措施
积极争取商务部、省商务厅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和支持社区、商圈和特色街区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项目,加大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着力形成面上指导、点上突破、点面结合、齐头并进的局面。
三、融合发展互联网+等信息产业
(一)工作思路
根据国务院“互联网+”行动计划,及省市关于互联网+的相关要求,通过鼓励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和产品创新,培育新型业态的创立与发展,大力发展互联网+产业,推动服务业网络化、智能化,带动技术研发体系创新、管理方式变革、商业模式创新和产业价值链体系重构。
(二)目标要求
重点推进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白城特色产品020体验馆、洮北电子商务产业园、特色中国·白城馆、区域电子商务平台等项目建设。
(三)重点任务
1、加快培育电商平台和龙头网商企业,推进淘宝特色白城馆、兴东易购商城、飞牛网、大安制造网等电商平台建设,扶持发展洮南市“洮宝”大学生创业团队、云飞鹤舞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白城华美科技有限公司、邮政邮乐购等龙头网商企业,推进“特色白城馆”线下体验馆建设。
2、推进传统市场和商贸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以大润发、欧亚商场等大型商超为试点,探索建立集信息发布、网上订货、在线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专业商超电商综合平台,引导传统商贸企业建立网上商城、开展二维码支付,大力提升传统商贸企业销售业绩。
3、推进成立白城市电子商务管理中心,发挥部门的牵头作用,积极搭建信息、交流、培训、咨询以及企业对接平台,协调相关部门制订和落实相关鼓励引导政策,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保障措施
1、积极与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沟通,尽快成立白城市电子商务管理中心,制定电子商务互联网+实施意见。
2、加强与当地大专院校、培训机构、行业组织合作,培养一批掌握商业经营管理和信息化应用知识的高端紧缺人才。
3、与县(市、区)电子商务管理部门建立联系制度,及时掌握电商发展情况,积极解决和反馈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4、加强宣传报道,及时总结分析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白城市商务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