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我国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的第一年。在这样一个全党全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征程上,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光辉日子。回顾我党所走过的历史,回想我党领导人民革命和建设的历程,这何尝不是一次又一次不忘初心、矢志前行的长征?这何尝又不是一步一个台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梦之行?当我们离起点渐行渐远、离梦想越来越近的时候,我们不要忘记为什么出发,只有不忘初心,方能矢志前行,才能真正达到我们所期望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5周年的大会上,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题,向全党全国人民作了一次震撼人心的讲话,引发国内外的强烈反响和全体党员的深刻思考。
一、不忘初心是我们党对国家和人民未来发展前途的庄严承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讲话表达了我们党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和为信仰理想信念不懈奋斗的坚定决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的主题和贯穿于其中的一条红线,体现了我们党一心为人民、一切为民族的奉献精神,我们党对国家、社会和人民未来发展前途的庄严承诺。现阶段,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就是到2020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进而到本世纪中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我们党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中国梦,不是内心盲目的异想天开,而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系统思考和整体设计,是我们党为了祖国的富强文明民主和谐幸福探索出来的“中国方案”,这个方案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科学可信的、符合人民意愿的准确选择。我们正走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只有在我们的内心整理好思路,搞清来龙去脉,才会让我们的人民有信仰;只有我们把内心的信仰和思路落实到行动上,指明方向标、画好路线图并付诸实践,人民才会相信我们党,抱定永远跟党走的决心,满怀信心走在幸福的大路上;一个人民有信仰有幸福的国家,其前途必然是光明的。
二、继续前进是我们党履行对国家和民族庄严承诺的行动号令
中国共产党成立95年来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说明,我们党一旦确立了信仰和奋斗目标,是一定要付诸行动的。在过去,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改革、建设时期,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艰难困苦,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沟沟坎坎,我们党都能以百折不挠的精神不懈奋斗,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史诗,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现在,我们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胜利前进,在不忘初心的前提下继续前进,就表明中国共产党一定有能力把中国的事情办好,一定能够提出解决前进和发展过程中所遇到问题的中国方案。习近平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在中国革命、改革、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老一辈革命家已经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的前途初步制定了中国方案并付诸实践,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今后,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不断续写我们的中国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到“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方案”这一概念,早在2014年3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发表演讲时就曾提出,他说:“我们将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义出发,贡献处理当代国际关系的中国智慧,贡献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为人类社会应对21世纪的各种挑战作出自己的贡献。”“中国方案”最早提出主要是运用在外交领域,表达中国作为大国的国际责任和使命担当,传递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的意愿。而“社会制度的中国方案”的提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积极探索治国理政新实践的凝练和升华。中国方案表明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关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历史进程的战略选择和治理模式,有着中国自己的选择,它是具有中国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案;是一个后发国家逐步走向现代化,并能为那些探索现代化之路的国家提供经验借鉴和现实启示的发展方案;是一个曾经被西方列强欺凌宰割的东方大国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强盛、人民幸福的复兴方案;是一个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传统发展模式的体现中国智慧的创新方案。习近平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全党同志必须牢记,我们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历史没有终结,也不可能被终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社会制度的中国方案”具有丰富的内涵。在理论形态上,它是中国道路、中国理论和中国制度三种形态的结合,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总体概括。在这样的中国方案的指导下,要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中国方案是我党履行对国家和民族庄严承诺的行动号令,实现中国梦是我党不忘初心履行承诺的阶段目标。
中国方案还是中国向世界发展贡献出来的满满的正能量。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搞好“一带一路”建设、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都是中国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把握不忘初心与继续前进的辩证关系,不断推进中国方案创新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把握好不忘初心与继续前进的辩证关系。这其实是不变与变化的辩证关系,其中充满了辩证法。只有把握好这个辩证关系,才能不断推进中国方案创新,从而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时候,确立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两个基本点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不能变;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要越变越好。所以,两个基本点的关系实质上是不变与变化的关系,表明了我国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那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种表述表明,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共同富裕的梦。在庆祝建党95周年的大会上,习近平的讲话也体现出这种辩证关系。“不忘初心”体现出不变,这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变;牢记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不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变;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变;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勇于全面深化改革不变;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不变;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不变;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变。在此前提下,我们还要向着更好的方向变化,不断推进中国方案创新,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向前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向前进,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只有沿着这样的路线走,我们才能产生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创新的中国方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路上继续前进。(作者系中共白城市委党校教授、科研处处长、校刊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