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大安市国税局多措并举迎战营改增首季申报
厘清延误原因方能疏解乘客焦虑
通榆县环保局
购置现代化仪器设备提升环境监测能力
图片新闻
市工商局发布夏季消费警示
社区微型消防站 服务民生保平安
关于我市生态旅游业发展政策解读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2016年7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市生态旅游业发展政策解读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活服务业和生产服务业的双重属性,旅游业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服务业的范畴,正在向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升级。旅游业不仅自身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而且对相关产业带动性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为全力推动白城市服务业发展,白城市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白城市服务业发展攻坚实施方案》(白发【2016】6号),在重点任务中明确提出了:突出发展特色生态旅游业,深度开发湿地生态、军事体验、民俗风情、草原风光、乡村休闲、历史文化六大系列旅游产品,打造“湿地生态游、民俗风情游、乡村观光游”特色旅游品牌。我们在认真研究《白城市服务业发展攻坚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对涉及到的各项相关政策、工作任务、细化指标进行了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依托我市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为进一步推动生态旅游业发展,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带动作用,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把旅游市场做大做强,提振白城旅游经济,激发旅游市场活力,我们以白城市生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为指导,进一步明确了我市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一、生态旅游发展思路

牢牢把握“十三五”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紧紧抓住国家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建设、白城市服务业发展攻坚的战略机遇,立足白城旅游资源优势,以发展生态旅游为主导,围绕“一线八点”旅游精品线路,做精旅游产品、做大旅游项目、做强旅游企业、做活旅游市场,进一步打响“湿地鹤乡、生态白城”整体旅游形象和“湿地生态游、民俗风情游、军事体验游”三大旅游品牌。

二、目标任务

充分发挥特色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和相对优越的区位优势,以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查干浩特旅游度假区为依托,在保护区域整体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湿地生态、军事体验、民俗风情、草原风光、乡村休闲、历史文化等主题旅游,拓展旅游发展空间,加强区域外旅游线路的链接和跨省区旅游协作,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依托特色的湿地旅游产品以及较高国际知名度,将白城打造为国际知名的湿地生态旅游度假胜地、东北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生态旅游强市。到2020年,争取实现年接待游人达500万人次,旅游收入120亿元,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白城市的主导产业。到规划期末(2025)年,实现年接待游人8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0亿元,使白城市成为吉林省乃至全国的重点生态旅游目的地。

三、保障措施

1、以优化发展为目标,加快旅游攻坚进程

旅游业在我市来说,尽管起步晚,但发展快、势头足。特别是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扶持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旅游基础设施日益改善,接待能力显著增强,旅游产品不断丰富,产业队伍不断壮大,旅游业呈现出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从1998年全市接待旅游人数不足30万人次,到2015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319.42万人次,增长近10倍;旅游收入从7000万元增至48.16亿元,增长68倍。“十二五”期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209.1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9.46亿元,同“十一五”期间比分别增长126.3%、231.1%。今年上半年指标完成情况来看,全市接待旅游人次达185.95万人次,同比增长17.01%;实现旅游收入23.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12%。旅游业势必会成为新常态下全市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服务业攻坚的重要引擎、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产业、精准扶贫的重要生力军。

2、以科学规划为指导,通盘布局旅游产业发展

几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白城湿地生态特品旅游资源、军事体验特有旅游资源、民俗风情特色旅游资源,挖掘资源潜力,高标准编制各项旅游规划,高品位推进景区开发,科学指导产业布局。先后完成了《白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白城生态旅游暨一线八点精品线路规划》《白城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白城市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的规划编制以及查干浩特、镇赉县、大安市等各县(市、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通过规划编制,指导产业发展,推进重点景区科学有序开发建设。结合实施河湖连通工程,编制了《吉林省西部地区河湖连通工程(白城段)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科学研究设计沿河、临湖、滨水的生态旅游线路。

3、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一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体系。加大对进入向海、莫莫格、嫩江湾、查干浩特等重点旅游景区干线公路、旅游步栈道、道路标识、景区生态停车场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近两年,建设完成了查干浩特环湖公路改造、通榆丹江湿地公路建设、向海揽海阁景点间公路建设、向海生态停车场、莫莫格景区步栈道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景区道路交通环境,提高了景区的可进入性。二是完善旅游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完成了大安、镇赉游客服务中心建设,提升了景区的服务功能;结合国家局旅游厕所革命计划,实施旅游厕所改造工程。2015年白城市建设完成旅游厕所61个,完成投资1784.2万元。申请省旅游厕所补助资金60万元,补助旅游厕所14个。2016年全市计划新建、改建旅游厕所28个,计划总投资1295万元,目前已有洮南四海怡家旅游景区、大安嫩江湾湿地公园玉龙湖景区、大安牛心套保国家湿地公园等14座生态环保旅游厕所实现开工建设,完成投资478万元。莫莫格仙鹤岛景区、查干浩特旅游经济开发区蒙古大营、通榆体育公园等14个生态环保旅游厕所,完成立项审批、土地规划许可等前期手续,并将陆续开工建设,年末将全部建设完成。三是完善项目体系建设。重点规划建设了生态新区鹤鸣湖文化体育公园、大安嫩江湾文化广场、牛心套保国家湿地公园、吉林省洮南市四海怡家旅游景区综合开发、月亮泡水利风景区旅游扶贫攻坚项目、向海温泉度假村、查干浩特蒙族部落自驾车营地开发、查干浩特体育公园、侵华日军遗址修缮、洮南四海明珠度假村、哈尔淖旅游度假村综合开发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通过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了旅游基础设施,有效提升了景区品位和吸引力,景区旅游人数和收入明显增加。

4、以拓展客源为目的,加大航线开发力度

为适应旅游业发展的新需要,畅通对外通道,拓展白城旅游的辐射市场,今年我们还重点开展了旅游航线开发工作,启动“经长飞”航线开发工作。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成立了白城航线开发领导小组,组建了白城机场办公室和航线开发办公室全面负责白城机场建设及航线开发工作。目前,白城长安机场飞行区及空管设备安装工程已全部竣工,并通过验收,飞行校验工作已经完成,5月25日,成功进行了试飞。通过与省航线开发办汇报沟通,拟定“经长飞”航线串飞计划,在白城长安机场正式实现通航后,省航线办表示积极协调龙嘉机场各大航空公司,以奥凯、新舟、吉祥等小型飞机为主要机型由长春串飞白城,白城经长春串飞省内各大机场,实现“经长飞”航线开发目标。积极与各大航空公司进行对接联系,拟争取到航班时刻为北京-白城,一周三班,杭州-沈阳/大连-白城,一周三班。航线开发,不仅填补了我市空中旅游交通空白,为我市旅游发展架设起一座“空中桥梁”,通过在航线开发城市及航线目的地有针对性地召开旅游推介会,还可以为我市带来巨大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扩大了旅游半径和客源市场,使航线和旅游的叠加效应最大化。

5、以产业升级为载体,提升景区规模档次

实施白城市旅游产业升级工程,对全市旅游产业进行提档升级,使全市旅游企业在数量上有了极大增加、质量上有了显著提升、体量有了迅猛扩大,实现了白城市旅游产业在历史上的新突破。2014年我们对查干浩特、通榆墨宝园、月亮泡水利风景区、嫩江湾等四个景区(点)进行了改造和提升。查干浩特、嫩江湾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通榆墨宝园、月亮泡水利风景区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新评定了大安飞翔宾馆、镇赉东方宾馆、洮南市V尼酒店3家星级宾馆;新申报评定2A级乡村旅游接待单位4家(镇赉县汇鑫生态旅游度假村、白城市绿野生态农庄有限公司、大安市农业科技示范场、大安市牛心套保苇场)。新审批备案8家国际旅行社分社,填补了白城没有国际旅行社的空白。目前全市有国家A级景区13个,其中4A级景区4个,3A级景区3个,2A级景区6个;主要旅游景点150余处,星级宾馆(酒店)10家,旅行社30家,专职导游员350名。2009年“向海舞鹤”成功入选“吉林八景”前三甲;2010年大安嫩江湾风景区被评为国家级湿地公园;大安农业科技示范场被评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2011年镇赉县被授予“白鹤之乡”称号;2012年大安市荣获“中国休闲垂钓之乡”称号;2013年向海4A级旅游景区被评为首批全国低碳旅游示范区;2014年通榆被命名“中国丹顶鹤之乡”;2015年,白城市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荣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6、以融合发展为思路,积极培育旅游新业态

深度挖掘景区景点的旅游特色,主动与农业、工业、文化等相关产业融合,培育文化游、工业游、休闲游、养生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加强对已评定为吉林省工业旅游示范点的大安北蒸汽机车陈列馆的完善提升和宣传推广,以示范点的引领作用推动全市工业旅游的整体提高;加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创新文化旅游产品。白城生态新区深入挖掘军事文化资源,计划打造白城军事文化产业园,通榆县依托墨宝园文化主题园林,成功晋升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充分发挥特色乡镇自有优势,打造民俗旅游村、休闲度假区、观光农业示范园、采摘篱园、生态渔村等乡村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旅游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村民的非农收入。2014年我市申报了4家2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2015年成功申报了2家3A级乡村旅游示范经营单位;结合旅游扶贫开发,2014年组织开展了“美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通榆县向海乡向海村被确定为全省6个国家旅游扶贫试点村,并积极为争取资金,修建了文化广场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组织开展了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建设,通榆县向海乡成功申报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称号。实现特色旅游村镇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机融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7、以宣传推广为途径,提高品牌旅游知名度

在大众旅游时代,旅行不再是一种奢侈的消费,而是一种生活,提高旅游产品的知名度,让更多的人了解白城旅游资源,提升旅游品牌知名度,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所在。我们树立了全域旅游思维,把旅游宣传融入全市对外宣传、文化交流、经贸推广等活动之中,以“扩面增量、提质增效”为目标,通过创新营销手段和方式,使游客动起来、市场活起来、形象树起来,不断提高美丽白城的吸引力。一是在央视、吉林卫视、中国旅游报、新文化报等公众媒体上投放旅游宣传广告;在微博、微信网络交流互动平台上发布白城旅游资讯;借助互联网、阿里巴巴优势,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向海景区等4家旅游企业成功入驻了吉林省旅游旗舰店。通过把电视、报刊等传统宣传与“互联网+旅游”模式相结合,搭上了微信、微博等现代媒体宣传快车,进一步拓宽了旅游宣传覆盖面,提升了影响力。二是组织了向海冬捕节、嫩江湾首届冰雪节、莫莫格湿地观鸟游、包拉温都杏花游、乡村生态农业观光游、洮儿河漂流等活动,把白城名片直接亮于公众眼前,吸引了更多游客观光体验。三是组织全市旅游企业参加旅游博览会、推介会,通过展会搭建平台,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宣传我市旅游品牌,展示销售我市特色的旅游产品,创造旅游收益。四是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旅游合作与交流,构建区域旅游经济共同体,实现信息互通、资源互享,客源互换。

8、以市场为导向,开发特色旅游商品

加快白城市旅游商品的发展,必须认真研究白城游客的消费特点和购物喜好。大多数游客都具有购物动机,要将游客的需求与现有的资源优势结合,进行开发创新,确保开发的旅游商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吸引力。根据游客的不同消费水平可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市场等,可以根据不同市场的特点进行白城旅游商品的开发。一是依托地方文化,突出地方特色。在开发设计旅游商品时,除要了解游客的心理和需求外,更重要的是深度挖掘自己的文化。旅游商品是旅游文化的重要载体,一件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在传播当地特色文化,对旅游地的宣传中也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可以满足游客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因此,在设计开发旅游商品时要充分体现当地独特的文化底蕴。二是重视旅游商品发展,实施宏观管理。目前白城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生产规模小,资金不足,缺乏专业人才,因此要在资金上要给予扶持,为企业的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同时,要为旅游商品的发展制定规划、指导思想和方针、发展目标等,调整旅游商品投资政策、价格政策和税收政策,依法依规促使白城旅游商品市场有序发展。三是加强旅游商品宣传,积极发展网上销售。白城旅游商品的宣传力度还不够,许多游客对白城旅游商品缺乏了解,因此要积极参与各种旅游商品展销会,定期举办旅游商品交易会。特别是加强网络宣传力度,扩大白城旅游商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网络直接了解白城旅游商品的详细情况。四是完善服务体系,构建良好购物环境。旅游商品市场销售企业应加强联合,形成旅游商品产供销一体化模式。打破旅游产品生产销售分散的状态,形成企业联合,同时以优秀大企业带动整个旅游商品生产销售。同时,进行资源整合,鼓励企业通过合并、并购等方式,实现资源优化组合和规模化经营。这样既能很好地规范旅游商品的生产销售,又能提高旅游商品质量和档次,规范旅游商品生产销售。要建立旅游商品咨询服务体系。在旅游商品销售集中地段设立旅游商品咨询服务,为游客购买旅游商品提供指引,解决游客的疑惑,避免游客盲目购买或上当受骗。

9、以优化环境为手段,提升旅游业服务水平

白城市旅游要以优化旅游市场环境,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着力解决旅游行业单位中存在的细微化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加大对旅游景区的监督指导和检查力度,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努力提高游客满意度。一是为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白城市旅游执法支队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物价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旅游市场执法检查,检查重点为:旅行社报价是否存在不合理低价;旅行社是否存在超范围经营;A级景区是否存在门票随意涨价、商品价格不明码标价等行为。二是倡导诚信经营,引导行业自律。要求旅行社制作旅游团队意见反馈表,并且发放到每位游客手中,确保整个行程处在游客的监督之下,有效杜绝违法违规行为发生。三是开展文明旅游宣传活动,强化游客文明意识。根据省旅游局文件要求,积极组织旅行社、A级景区参与评选最美游客、最美导游活动。同时制作文明旅游“八要八不要”张贴画及宣传材料,发放到行业单位,并且要求旅行社摆放在显要位置,保证参团游客人手一份,提高游客的文明旅游意识。四是狠抓旅游安全工作,确保万无一失。年初,与旅游行业单位签订《旅游安全责任书》,将安全工作目标任务细化量化后,层层分解落实到各个单位、各个岗位和每个人员,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明确责任人和责任目标,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责任工作网络。同时组织专人每周到行业单位进行一次安全检查,督促旅行社、星级饭店、A级景区做好安全制度建立、安全责任制落实等工作,确保白城市不发生一起旅游安全事故。 (白城市旅游局供稿)

 
3上一篇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