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不太记事时奶奶就已经走了,听父亲讲,奶奶是大户人家出身,读过私塾,娘家姓郑,是农安县当地有名的大户。
奶奶虽裹了小脚,可走起路来却“风风火火”的,很爽快的性格。爷爷性格温和,家里的大事小情都是奶奶说了算,家里的经济支出、人情世故、孩子管教等这些事,奶奶哪样都不含糊。当年家里条件并不十分好,可是奶奶出门必须是穿着干净得体,头发总是梳理得光亮整洁。用她的话说:“好坏关系不大,但要干净利落。”奶奶家教严,家风正,在老家很有名气,被当地传为佳话。可奶奶对待亲朋邻里是出奇的善良友爱,奶奶是当地远近闻名的接生婆,还会看小孩头疼脑热的小病,只要谁家有事找她,哪怕是深更半夜,奶奶也会颠着她那双小脚跟着去,风雨不误,随叫随到。父亲说,大伯父当年国高毕业,文笔很出色,考到县上做文书工作。上班的头天晚上,奶奶当着全家人的面告诫伯父:“端公家的饭碗要懂得管住自己,不得‘爱小’,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要自爱,千万不能败了老刘家的门风。”就在伯父当文书期间,我老叔一次瞒着家里人去看伯父,并从伯父办公室拿回来一些办公用纸,上学用,被奶奶发现了,奶奶抄起家里的柳木烧火棍,叫过我老叔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毒打,把烧火棍都打断了3节。老叔被打的不轻,在炕上躺了3天才下地。奶奶教训孩子,没人敢讲情。父亲记得,他当年只有看着掉眼泪的份。天性宽厚仁爱的伯父一直牢记奶奶的教诲,那些年虽时局动荡,人心浮动,却始终勤奋工作,一心为公,最后任到秘书职务。
一直刚强的奶奶病倒了,她老人家是摔在了为邻村小孩子“瞧病”回来的路上。当时父亲已经是公社卫生所的负责人,每天为奶奶打针用药,奶奶一定会问,药是不是自己花钱买来的,如果是在公家拿来白用的,她宁死也不会用。奶奶病重时,就是硬挺着,也要坚持自己起来上厕所,不用母亲扶她,头发一直梳得整整齐齐。听长辈们讲,奶奶就是一个规矩特别大的小脚老太太,家教和家风在她心里比什么都重要。奶奶是旧式的女人,但她身上特别有气节。
我的父辈,3个姑姑、父亲和老叔也都一直牢记奶奶的严厉家教,无论到哪里,都秉承良好的家风,不管是工作,挺家过日子,还是教育子女都不忘初心,言传身教,严守奶奶留下的严厉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