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伟明
今年上半年,GDP完成73.7亿元,同比增长7.5%;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4.97亿元,增速提高27个百分点。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3.53亿元,增长2.9%,增速提高20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5亿元,增长22.9%,增速提高5.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0.3亿元,增长6%……“十三五”开局之年,在全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和石油税收“断崖式”下降的背景下,大安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主动作为、多策并举、克难攻坚,实现了“稳增长”的既定目标,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
——项目建设硕果丰。以项目建设统领全局工作。全力上争。争取农田水利、城镇基础设施等项目172个,总投资53.2亿元,开工67个,资金到位4.2亿元。全力外引。洽谈推动生物质发电、光伏农牧互补等招商项目45个,全口径完成招商引资103.2亿元,同比增长13.4%。实施3000万元以上项目77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6个,10亿元以上项目2个,完成投资36.53亿元,增长14%。长白快铁、西部城区综合建设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总投资4.2亿元的鑫源木塑、春光玻璃、成飞叶片等三大扩能改造项目序时推进。
——脱贫攻坚战正酣。以脱贫攻坚统领农村工作,推出“五种帮扶”模式,推行“三种补贴”标准,推进“十项扶贫工程”,推动资金项目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市20167户贫困户已落实扶贫项目18306户,占比91%,到户率达89.5%。
——“三农”工作亮点纷呈。不断调优种植结构,籽粒玉米调减9.7万亩,落实粮食面积165万亩,经济作物发展到38万亩;新建棚膜园区6个、大棚1700栋。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24个、家庭农场42家。47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带动农户3.8万户。开展“三年造林还湿双百万”活动,春季造林1.82万亩。龙海灌片完成投资3.4亿元,嫩江干流、洮儿河治理工程加快推进,新打农田井754眼,防汛抗旱能力明显提高;发放“吉农牧贷”养殖贷款2000万元;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8个、专业村屯2个。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000万元,申报农户户均受益2.3万元。龙沼土地整理占补平衡项目全线开工;土地确权、环境整治等农村“十项重点工程”全面推进。
——工业经济稳中向好。煤焦油一期投产4个月实现产值1.3亿元;重通成飞申报“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通过省初审;服装产业园纳入省级特色工业园区管理范围。深入开展“工业企业服务年”活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81.2亿元,增长8.8%。仅“一区六园”35户规上企业就实现工业增加值16.3亿元,增长15.2%。
——第三产业表现抢眼。以旅游产业统领服务业发展,嫩江湾湿地保护提升和生态旅游开发齐头并进,嫩江湾和牛心套保两个国家湿地公园通过省级水利风景区评审验收,域外游客人数增长28%。全面落实服务业发展攻坚政策,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260户,增长11.4%。电商产业园投入使用;在“开犁网”建成大安特色农产品馆;京东大安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开业;被列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市)。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30.4亿元和136.1亿元,分别增长12.8%和35%,存贷比104.4%。
———城市面貌再展新颜。以国家级卫生城、园林城“双城”联创统领城市工作,城市建设完成投资4.04亿元。新修改造锦华西路、临江街等7条主次街路4.5万平方米。新植乔木2.5万棵、灌木70万株、花卉21万株,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7%。维修维护路灯1483基杆,夜间亮灯率100%。主次干路和巷道环卫保洁实行全覆盖,机械清扫率达45%以上。新接管弃管小区、弃管楼26个;20个优秀示范小区“硬件工程”正在施工。
——交通建设再挥大手笔。嫩江大桥、208道口“平改立”和国道G302、G232及县道X164等“四桥七路”快速推进;投资2亿元的农村公路项目陆续开工;太山高速出口开工建设。投资7.5亿元的省道S516、S210项目前期进展顺利。通让铁路电气化改造启动征收;长白铁路扩能改造进行征收扫尾。今年全市交通项目总投资达21.97亿元,投资、数量、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社会事业成就斐然。就业是民生之本。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338人,劳务输出4.6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医疗是民生之需。新农合参合率99.6%。此外,城乡低保应保尽保率和分类施保率均达到100%。住房保障、交通畅通等“五大民生工程”进展顺利。
——安全稳定持续好转。安全生产是民生大事。大安市坚守安全红线,加大专项整治力度,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信访工作无小事。深入开展市级领导“周一大接访”活动,积极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强化社会面管控。完善了城乡“网格化”巡逻治安防控模式,实现了重点部位监控高清化、全覆盖。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社会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