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社会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爱心涌动,善举进行时……
冒雨下乡送鸡苗 精准扶贫做到位
加强社区矫正档案规范化管理
图片新闻
马头琴声悠悠长 老有所乐唱和谐
 
版面导航
 
站内检索
3上一篇 2016年8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马头琴声悠悠长 老有所乐唱和谐
——记通榆县同发畜牧场老年民族音乐队
 

□李秀军 陈宝林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远方的朋友请你留下,草原就是你温馨的家;……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春天的故事唱出了中国梦……近百首歌颂党、歌唱祖国大好河山的歌曲,伴随着优美的民族音乐在科尔沁草原久久回荡,这是通榆县同发畜牧场老年民族音乐队演奏的主旋律。

这些天籁之音,在通榆县西部霍林河畔的同发畜牧场东院一个不足100平方米的平房内,每月的15日、30日,已经连续3年从这里飘出,无论春夏秋冬,不管是大雨瓢泼,还是漫天风雪,从没间断。

在整个活动中,老年民族音乐队的队员们克服了诸多困难。

为了演奏的准确性,他们克服年龄大记忆力差,努力学习识谱,现在7个人当中多数都能识谱演奏。同时还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使整体演奏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活动采取分散和集中的方式进行,集中时除集体演奏外,还部署分散时的演奏内容。

这支音乐队组建于2013年,共7人,5名是共产党员,多数是退休干部,平均年龄63岁。他们自己出资购买马头琴、电子琴、板胡、二胡、笛子、蒙古族四弦低音胡、京胡等,最贵的乐器2000多元钱。队员们勤学苦练,相互支持、鼓励,携手共进。

由于居住分散,琴师杨万仓每次都要骑摩托车驮着电子琴往返30公里,经受住了酷暑严寒的考验。为了参加县里的演出,不耽误自家地的农时,他花钱雇人侍弄;队员李清林每次也要往返15公里的路程,从无怨言。他是个渔民,正值出鱼的季节,宁可少收入也及时参加乐队的排练;队员刘玉清由于意外脚骨骨折,热爱驱使他拄着双拐来参加活动;队员宋福才体弱多病,但坚持站着吹笛子,使演奏效果达到最佳;戴国忠对演奏精益求精,能演奏多首二胡独奏曲;徐文广主动帮助复印资料,经常和场党委沟通情况,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开展;队长陈国能协调好队里的整体工作,保障了这支队伍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老有所乐唱和谐,风车传情招新客。老年民族音乐队常年活跃在敖包山下、郁洋甸边,那悠扬悦耳的琴声和歌声响彻大地,回荡在蓝天白云间,为全县精神文明和城市经济建设锦上添花。他们的行动得到了场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场部为他们提供活动场所、购置音响设备、购买取暖燃料等,有了场部的支持,他们的信心更足了。他们将选拔人才扩大队伍,带动其他5个分场成立秧歌队、跳街舞……活跃百姓文化生活。

2014年,老年民族音乐队参加全县庆“七一”城乡文艺汇演,并荣获集体二等奖;2015年6月,县文广新局专业人员来到同发畜牧场对他们进行现场指导,使老年民族音乐队如虎添翼,文化活动得到了更大的推动。他们决心把文化活动经常化、制度化、专业化,让民族音乐在小场发扬光大!

 
3上一篇  
  


白城新闻网 http://www.bcxww.com
白城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43号 邮编:13700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