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节气上来说,立秋即是秋季的开始,立秋之后天气由热渐凉,但初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消,气温仍然很高,并且常伴有绵绵阴雨,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既然逐渐进入秋季了,养生也该换个方式了。专家介绍,中医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这个季节里要特别重视养生保健,以防患于未然。此时在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引导等方面进行调摄时,皆应以养“收”为原则,注重一个“和”字。
每天早睡一点渐渐收敛阴气
在起居上,夏季养生注重“夜卧早起”,但秋季为了收敛阴气,应该早卧早起,这对仍然持有夏季作息时间的人们来说,似乎有些难度。“现在是夏秋之交,大家应该有意识地改变一下作息时间,每天都提前点睡觉的时间,这样当真正进入秋季后,就自然而然养成了早卧早起的好习惯了。”专家介绍说。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对预防秋季的呼吸道疾病是十分有好处的。
慢慢远离生冷食物重点关注清肺
立秋过后,从气温上看与往日温度相差不大,但已出现中午热、早晚凉的气象。大家经过炎热的夏天,身体消耗大,体内的营养物质相对缺乏;加上夏天常吃冰冻食品,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因此早秋时节脾胃应有一个调整适应食物阶段。
专家介绍,立秋过后,可以先补食一些既富有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以调整脾胃功能。当前还没出伏,气温仍然较高,进补宜“清补”,润肺的同时要兼顾健脾,可以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热、利湿的食物。寒凉饮食要减少,如西瓜、梨、黄瓜等,其性味寒凉,多吃可能伤及脾胃,所以要少吃。此时,百合、莲子、山药、白扁豆、红枣、莲藕、黄鳝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祛除余暑等功效;从药补的角度来看,黄芪、沙参、枸杞等比较适合。
运动以微微出汗为宜 过敏进入多发季
初秋时节,早晚气候变得凉爽起来,因此很多人就觉得这是个锻炼的好季节,其实不然。专家提示,此时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所以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运动时千万不要搞得大汗淋漓,身上微热、尚未出汗时能保证阴精的内敛,不使阳气外耗。秋季运动还要特别注意防秋燥,每次锻炼后应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若出汗较多,可适量补充些盐水。
秋天是很多疾病多发的季节,中医总结出了秋季易损肺气理论,警示人们在秋季,要好好保护肺气,避免发生感冒、咳嗽、哮喘等疾病。另外,肺主皮毛,过敏性皮肤疾病在这个季节也是多发的,要格外当心各种过敏原。而口角干燥、口舌生疮等现象,常被称为“秋燥”,此时也要防秋燥带来的各种疾病,肺主忧,要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 (沈 华)